【爱历史】三国演义:刘禅和庞统的区别在哪里?

刘备白手起家而三分天下有其一 , 这一路走来很不容易 , 简直是横垄地拉车——一步一个坎儿 。
在建安十三年前 , 刘备占地盘就像狗熊掰苞米 , 一边得一边丢 , 跨有荆益和汉中之后 , 顶级人才又纷纷陨落:建安十九年(214年) , 庞统在雒城攻坚战中被流矢射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 关羽在临沮小路上 , 被潘璋和马忠擒斩;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 关内侯、后将军黄忠和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病逝;章武元年(221年) , 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西乡侯张飞遇刺;章武二年(222年) , 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斄乡侯马超亡故 。
五虎大将已去其四 , 三大谋士仅余其一 , 刘备败走白帝城托孤寄命的时候 , 只能让诸葛亮和李严分管民政和军事:“章武二年 , 先主徵严诣永安宫 , 拜尚书令 。 三年 , 先主疾病 , 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 , 统内外军事 , 留镇永安 。 ”
【爱历史】三国演义:刘禅和庞统的区别在哪里?
文章图片
李严在章武三年就当上了顾命大臣 , 但是直到建兴四年才转为前将军 , 也就是说 , 李严直到死 , 军衔也没赶上马超张飞 , 只能与九卿为伍而未能位列三公 , 都乡侯只有爵位而没有固定食邑 , 根本无法与丞相、益州牧、武乡侯诸葛亮分庭抗礼——刘禅号称汉天子 , 但是他只有益州这一个整州 。
“政事无巨细 , 咸决于亮 。 ”这说明两个顾命大臣的分工是很明确的:诸葛亮主抓内政 , 军衔较低的李严管军事 。
刘备遗命李严管军事 , 但是因为军衔太低 , 又远离中枢 , 季汉的军权实际还是掌控在诸葛亮手里 , 在建兴九年李严被免职之前 , 诸葛亮已经带兵打了好几仗:征南中七擒孟获 , 建兴六、七、八年三次与曹魏大战 , 李严即使参与 , 也仅仅是保障后勤供应 。
用李严当顾命大臣 , 刘备是不得已而为之 , 有人说如果庞统法正尚在 , 顾命大臣就轮不到李严来当:诸葛亮、庞统、法正正好三足鼎立 , 优势互补并相互制衡 。
【爱历史】三国演义:刘禅和庞统的区别在哪里?
文章图片
但是我们细看三国史料 , 就发现满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即使庞统法正都在 , 也当不了顾命大臣 , 他们的能力很强 , 但缺点也很明显 , 刘备一向以知人善任著称 , 曹操打压司马懿 , 刘备同样不会让庞统和法正欺负刘禅——这两个人能力和个性都太强 , 闹不好就会成为曹操和司马懿 。
【爱历史】三国演义:刘禅和庞统的区别在哪里?】跟诸葛亮的谨慎方正不同 , 庞统和法正都不太谦虚:庞统曾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刘备下不来台;法正掌握权力后也很嚣张 , 诸葛亮也拿他没办法 。
庞统和刘备当众吵架 , 被后世传为美谈:刘备采纳了庞统上中下计中的中计 , 斩了杨怀、高沛之后杀向成都 , 一路上所过辄克 , 刘备喝了点酒 , 就有点忘乎所以了:“今日之会 , 可谓乐矣 。 "
庞统端着酒杯泼冷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 , 非仁者之兵也 。 "
【爱历史】三国演义:刘禅和庞统的区别在哪里?
文章图片
一向以仁义之君自诩的刘备当众被揭短 , 再加上酒喝得有点多 , 情急之下翻脸了:"武王伐纣 , 前歌后舞 , 非仁者邪?卿言不当 , 宜速出!"
我们不能责怪刘备没涵养 , 因为“伐人之国”的主意本来就是庞统出的 , 现在当着大家的面又说怪话 , 这岂不是又当头牌又立牌坊?
刘备急眼 , 庞统一点也不害怕 , 溜溜达达出去了(逡巡引退) , 刘备后悔失言又把他请了回来 , 庞统既不道歉也不解释 , 照吃照喝:“统复故位 , 初不顾谢 , 饮食自若 。 先主谓曰:‘向者之论 , 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 。 ’先主大笑 , 宴乐如初 。 ”
说来说去 , 庞统也没有认错 , 要说有错 , 他也把刘备拉上了 , 这在古代是不合礼仪的:子不言父过 , 臣不彰君恶(一说为臣不论君非) , 庞统坚持认为刘备有错 , 这就是他的大错 。
涪城酒会的那一幕 , 肯定会让我们想起汉景帝与周亚夫的“无箸之宴”:“此怏怏者 , 非少主臣也 。 ”
【爱历史】三国演义:刘禅和庞统的区别在哪里?
文章图片
跟庞统的口无遮拦不同 , 诸葛亮从来不跟刘备唱反调 , 反对伐吴屡次上书劝谏 , 那是《三国演义》的说法 , 无论是三国史料还是《诸葛亮集》 , 都找不到诸葛亮反对伐吴的片言只字 。 且不说诸葛亮原本就不想失去荆州 , 就是诸葛亮真有不同意见 , 也不会表现出来——明智的丞相一定会跟皇帝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 , 君相不合 , 朝廷必然大乱 , 读者诸君翻看古代史和现代史 , 都会发现很多典型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