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纯孝高才的唐御史陈峤

【历史故事】纯孝高才的唐御史陈峤
文章图片
2022年7月22日《莆田侨乡时报》04版文献名邦
【历史故事】纯孝高才的唐御史陈峤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纯孝高才的唐御史陈峤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纯孝高才的唐御史陈峤
文章图片
纯孝高才的唐御史陈峤
1
生平介绍
【历史故事】纯孝高才的唐御史陈峤
文章图片
陈峤(825-899) , 字延封 , 号景山 , 唐莆田县延兴里延寿村(今城厢区龙桥街道延寿村)人 , 莆田首任县令陈迈后裔 。 唐光启三年(887)郑矩榜进士 , 莆阳科举史上进士第三人 , 也是莆阳陈氏进士第一人 。 初任京兆府参军 , 后辞官回闽 。 王潮兄弟入闽 , 辟为从事 , 授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 , 王审知主政时奏授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 。 著有《陈御史文集》二十卷 , 内含表记、奏牍三百篇 , 《全唐诗》存断句四句 。
【历史故事】纯孝高才的唐御史陈峤
文章图片
2
人物亮点
政治才略 。 唐朝藩镇割据时 , 陈峤在闽国任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 , 奏授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 , 委以重任 。 黄滔喻之为“藩屏” , 即卫国的重臣 。 又把他比同名相管仲和公孙弘 。
纯孝高节 。 待继母如亲母 , 父亡庐墓三年 , 泣血有闻 , 为乡人所称道 。 黄滔誉之有“曾参之孝行 , 袖孟轲之文帙” 。 家族诗书传家 , 家学渊源深远 , 兄弟九人 , 皆修业儒学 , 人才辈出 。 陈峤刷新了莆田晚唐中断近百年的科举史空白 , 使莆阳文脉得以延续 。 其曾孙辈创造了“四代攀桂”“昆季同年”的奇迹 , 成为莆阳文脉的一串璀璨明珠 。 充分表明孝廉家风、诗礼传家 , 对于后代健康成长 , 祖业繁盛的重要意义 。
脚踏实地、奋力进取精神 。 陈峤历经十年苦学 , 二十年科场奋战 , 至六十三岁才金榜题名 。 反映其坚定的人生信念 , 扎扎实实的作风 , 一生自强不息、努力进取精神 。
【历史故事】纯孝高才的唐御史陈峤
文章图片
3
金句摘录
一、“两地穴管宁之榻 , 十霜索隋氏之珠 。 ”
这是黄滔在陈峤墓志铭中 , 记述陈峤成功之路的金句 。 他先是在北岩精舍修学五年而业成 , 继又复居北平山修业五年 , 真正历经“十年寒窗”苦学和积累 , 构筑了牢固的才学根基 。 “管宁之榻” , 借指高士心意恬静、甘于淡泊的品操 。 “隋氏之珠” , 喻稀世之珍出自常物 , 喻贤人多出身卑贱 。
二、“七千里而辛勤上国 , 二十年而惆怅东风 。 人皆一一以兴愤 , 我独孜孜而养蒙 。 ”
黄滔在《祭陈侍御峤公文》中 , 描述陈峤离家七千里 , 辛勤赴国都长安 , 历时二十年 , 百折不挠奋战科场的漫长与艰辛 , 及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 以上两句 , 黄滔形象而深刻地总括了陈峤的心情与成功路径 。 所谓“养蒙” , 就是以蒙昧无知的虚心心态 , 刻苦读书 , 一步一个脚印 , 扎扎实实修养学问 , 养蒙蓄锐 , 以待国家任用 。
三、当默任言言是垢 , 当言任默默为尘 。 ——《题公署》
这是《全唐诗》存陈峤断句之一 。 题于公署 , 等于宣言 。 体现御史“当言即言”无畏权势 , 光明磊落 , 正直无私精神 , 和守职执纪的政风 。
四、彭祖尚闻年八百 , 陈郎犹是小孩儿 。 ——《自赋催妆诗》
这是《全唐诗》存陈峤断句之一 。 陈峤晚年续娶 , 文士竞集 , 悉赋催妆诗贺喜斗趣 。 峤亦自成一章 , 末句曰:“彭祖尚闻年八百 , 陈郎犹是小孩儿 。 ”座客皆绝倒 。 显示其不服老、诙谐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
【历史故事】纯孝高才的唐御史陈峤
文章图片
玉涧北岩(今龙桥街道北磨寺山)
4
主要事迹
奋战科场终成功
陈峤少时就勤奋好学 , 胸怀大志 , 苦读诗书 , 博览经史 , 成年即能文 。 陈峤为家中长子 , 兄弟九人 , 皆修业儒学 。 他后来与许龟图、黄彦修等 , 居住在莆城北岩精舍读书 。
玉涧北岩地区 , 溪山清秀幽邃 , 历史文化深厚 , 堪称莆田文化圣地之一 。 后人追溯玉涧北岩的历史文化 , 首先必提唐代的陈峤与北岩精舍 , 谓之为源头和象征 。
“精舍”本指古时隐士或僧人修行之地 。 一些学者亦设立精舍 , 聚徒讲习儒学 。 北岩精舍位于莆城城西鸡峰山 , 环境清幽秀美 , 离城市二三里 , 既便利进出 , 又避开城市尘嚣 , 成为士子潜心习学的理想之地 。 陈峤等人在北岩精舍 , 修学五年而业成 。 许、黄二人西上举试 , 陈峤复居北平山继续修业 , 又是五年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