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大宋之“变”: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改革之一,为何却潦草收场?

一个时代 , 如果有弊病 , 一个国家一定会有个人站出来 , 改革弊病 。 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 怎么烹 , 如何烹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深究的事情 。
在宋代历史上 , 政治上的重大变革 , 王安石主持的新法可以算是一件争议非常大的事情 , 关于其评价也是众说纷纭 。 其实王安石变法远没有那么简单 。
大宋之弊
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 , 是王半山一手操办的 。 那么 , 王安石为什么一定要改革呢?这就要了解当时宋朝的社会背景 。
要知道宋朝是个文人当政的时代 , 宋朝开国的第一任老板就将此成为定制 。 当时的朝廷为了防止文官专权 , 实行的是一个职位就有多个官员担任 。 在这其中恩荫制的弊端非常明显 , 就是世袭制 , 一个人做官 , 后世子孙也会跟着当官 。 所以就造成了三冗之一的“冗官” 。
【历史故事】大宋之“变”: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改革之一,为何却潦草收场?
文章图片
当时的军队人数也非常多 , 要知道养兵是一项非常庞大的支出 , 宋朝实行募兵制来征兵 , 而兵源则是当时的无地可种的饥民 , 可就是这么多的兵却因为当时的“募兵制”给搞坏了 。 宋朝的第一任boss还实行更戍法 , 这就是当时对外作战时屡屡被摁在地上摩擦的原因 。
再加上当时的国家奢侈之风盛行 , 虽然当时的GDP高 , 但是有钱了就可劲的造 , 又是修建寺庙、又是修建各项工程的 。 而地方的官员欺上瞒下 , 偷税漏税 , 朝廷一看 , 钱都没有了 。 这就直接导致了社会危机的加剧 , 人民的社生活苦不堪言 , 社会民变也时有发生 。
【历史故事】大宋之“变”: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改革之一,为何却潦草收场?
文章图片
这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三冗” 。
变法风云
就在这时 , 北宋天团之一的王安石就站出来了 , 王安石这个怎样的人物呢?他因为看不惯官场上的争权夺利 , 所以在基层上工作了多年 , 积累了许多社会经验 , 在基层当官的时候 , 还曾进行过水利改革 。
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 , 王安石还曾向当时的仁宗皇帝上“万言书” , 这时是嘉祐三年向皇帝提出要进行各方面改革 。 他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 , 其中对吏治的腐败做了论述 , 重点提出吏治改革和教育改革意见 , 培养人才 。
这就是著名的《万言书》 , 他切中时弊 , 这让让王安石名震天下 。 但是这并没有得到仁宗的重视 , 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
【历史故事】大宋之“变”: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改革之一,为何却潦草收场?
文章图片
仁宗去世 , 宋神宗继位 , 宋神宗虽然希望革除前代的弊病 , 但是屡屡碰壁 。 面对北宋开国100年 , 然“百年之积 , 惟存空簿”的局面 , 就召王安石觐见 。
王安石向神宗了《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 着重分析了北宋100多年来虽然能够基本上太平无事 , 但是弊病丛生 , 危机四伏 , 只是没有爆发而已 , 如果不立即改革 , 马上就会出现大乱 。 他探讨时弊 , 宋神宗非常高兴 , 两人一拍即合 。 神宗感叹道:“自古的君臣 , 能像我和王安石这样与我志同道合的极少 。 ”
【历史故事】大宋之“变”: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改革之一,为何却潦草收场?
文章图片
熙宁二年 , 王安石成为参知政事 , 拉开了变法的序幕 。 同年7月份 , 设立江淮浙等六路推行均输法 。 9月份 , 推行青苗法 。 熙宁三年 , 推行保甲法、募役法 。 熙宁四年 , 颁布了方田均税法 , 同时改革科举制度 。
熙宁五年 , 推行市易法 , 熙宁六年 , 推行免役法 , 熙宁六年 , 根据建议又设置了军器监 。 这次改革在宋代历史上是非常空前的 , 涉及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 。
吕惠卿为其谋划新法 , 章惇经略江南 。 但是这一改革的阻力重重 , 司马光和宰相韩琦非常反对变法曾布等人据理力争 , 吕诲等人上书列出王安石的“十大罪状 。 ”保守派官员还以“天人感应”的说法来攻击新法 。
【历史故事】大宋之“变”: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改革之一,为何却潦草收场?
文章图片
当时的郑侠上《流民图》 , 他声称如果废除新法 , 几天内一定会天降大雨 。 在众多人的抵制下 , 宋神宗只能暂停新法 。 但是变法人员内部也分裂了 , 王安石在心灰意冷之下 , 辞去相位 , 回到江宁老家 。 宋神宗去世后 , 保守派登上历史舞台 , 新法全部被废除 。
为何潦草收场
要知道变法本身就有着极大的问题 。 光是看青苗法这条青苗法”在推行时 , 虽然朝廷明文规定取息2分 , 但是在施行之际则不然也”许多地方明令取息3分乃至更多 。 而且在推行过程中也不考虑人们的意愿 。 这就导致了变法无法顺利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