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滨州百名历史人物」词人李之仪

本文转自:滨州网
【历史故事】「滨州百名历史人物」词人李之仪
文章图片
李之仪(1048-1127) , 字端叔 , 自号姑溪居士 , 祖籍无棣县 , 即今无棣县信阳镇李通判村 , 该村因其官职而命名 。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出生于楚州山阳 , 即今江苏淮安 , 其祖父在此为官 , 遂留居当地 。 他以《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 君住长江尾 。 日日思君不见君 , 共饮长江水 。 此水几时休 , 此恨何时已 。 只愿君心似我心 , 定不负相思意 。 ”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奠定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
一、李之仪生平
李之仪出生于书香名门 , 其祖父、父亲均出仕为官 , 父亲李颀进士出身 , 曾任过太常博士、台州知州等官职 , 官至太常少卿 。 少年时代 , 李之仪一直在楚州山阳学宫求学 , 治平四年(1067年) , 年仅20岁考取进士 , 约熙宁五年(1072年) , 到四明(浙江宁波)为官 , 元丰二年(1079年)任河中府万全县令 。 在西北 , 李之仪一度担任北宋边将折可适幕府 , 并对这段军旅生活颇为留念 。 元丰六年(1083年) , 高丽王去世 , 北宋派杨景略为祭奠使 , 杨景略即奏请李之仪为书状官 , 先到中书省进行培训 , 来年正式出使高丽 , 返回后 , 任翰林学士 , 再任枢密院编修官 。
【历史故事】「滨州百名历史人物」词人李之仪】在宋朝 , 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 , 简称“枢府” , 与中书省分掌军政大权 , 并称“二府” , 两个机关是邻居 。 枢密院设有编修官一职 , 主要负责修国史、实录、会要以及相关文书工作 。 在这里 , 李之仪与在中书省担任起居舍人的苏轼成为好友 , 往来唱和 , 李之仪对苏轼则亦师亦兄亦友 。 在这段难得的闲暇时光里 , 驸马王诜经常在西园宴集苏轼、李之仪、苏辙、黄庭坚、秦观、米芾、晁补之、张耒等16名文人高士 , 从事诗歌、绘画、弹唱、谈禅、论道等雅集活动 , 史称“西园雅集” 。
元祐八年(1093年) , 苏轼出任定州安抚司 , 即今河北定州 。 张耒《送李端叔赴定州序》记载:“士愿从者半朝廷 , 然皆不敢有请于先生 。 而苏先生一日言于朝廷 , 请以端叔佐幕府 。 ”苏轼欣赏李之仪的才能和为人 , 上书朝廷奏请李之仪为定州签判 , 掌管机要文书 , 作为自己的助手 。 时过一年 , 因苏轼被贬 , 幕府解散 , 李之仪离开定州 。 绍圣四年(1097年) , 李之仪担任原州通判 , 遭西北战事牵连入狱 , 来年出狱 , 回京任监内香药库 。 有的御史认为 , 李之仪“尝从苏轼辟 , 不可以任京官” , 元符二年(1099年)被罢免 。
宋徽宗即位后 , 向太后主政 , 欲调和新旧两党矛盾 , 大赦元祐旧党并逐渐召回苏轼、李之仪等人 ,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 , 李之仪任河东路常平仓提举 。 “提举常平司”简称“仓司” , 负责管理常平仓以及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 。 来年 , 因为奸相蔡京当权 , 他替范纯仁写的遗表、作的行状 , 既将范纯仁的一生写的清清楚楚 , 也抒发了自己心中的郁闷 , 文笔犀利、流畅 , 因为蔡京与范家有矛盾 , 借机报复 , 李之仪被牵连入狱 。 李之仪早年师从范仲淹之子范纯仁 , 二人关系匪浅 。 经过其妻子搜集原始资料作证 , 来年被释放出狱 , 交太平州管制 , 即今安徽省当涂县 。 崇宁四年(1105年) , 大赦天下 , 李之仪也被赦免 , 随后 , 他移居金陵 , 再返回太平州(当涂) 。 大观元年(1107年)大赦天下 , 李之仪得以提举成都玉局观 。 政和三年(1113年) , 又因为李之仪与杨姝之子的恩荫得官遭人告发 , 再次被革职 。 政和六年(1116年) , 又遇大赦天下 , 李之仪得以复官提举成都玉局观 , 最终朝廷宽宥并恩赐臣下 , 加李之仪朝请大夫荣誉 。
晚年 , 李之仪主要在太平州定居 , 时间长达二十多年 , 他热爱这里的水色山光 , 特别是喜爱藏云山致雨峰 , 将父母的坟墓迁居在此 , 并将妻子、儿子、女儿安葬在此 。 因为城南临姑溪河 , 他因此自号“姑溪居士” , 并命名其词集曰《姑溪词》 。 李之仪一生跌宕坎坷 , 晚年尤其落魄 。 在当涂 , 他更经历了丧妻失子之痛 。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 , 病逝于当涂 , 并安葬在藏云山致雨峰 , 享年80岁 。
二、家庭港湾
李之仪十八岁时娶常州书香门第胡家女儿胡淑修(字文柔)为妻 , 其岳父胡宿进士出身 , 官至两浙转运使、翰林学士、枢密副使 。 在康熙《海丰县志》和民国《无棣县志》中 , 均有胡淑修的传记 , 称赞她精通经史 , 博学多识 , 善写文章 , 贤良淑德 , 得到仁宗光献皇后的高度评价 , 是才女和侠女 。 李之仪因为撰写《范纯仁行状》获罪入狱 , 胡淑修冒暑兼程从颍昌到京城照顾他的生活 。 胡淑修侠肝义胆 , 想尽办法找出范纯仁书稿以证明李之仪的无罪 。 当时人赞叹说:“是真古烈女也!”李之仪被贬 , 胡淑修都与之同行 , 同甘共苦 。 崇宁四年(1105年) , 胡淑修病逝 , 李之仪撰写了《姑溪居士妻胡氏文柔墓志铭》 , 表达了对妻子的赞誉、缅怀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