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浅析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的影响,以及晚期龙山文化的概况

有些地方找到的仰韶遗迹也很独特 , 如山西太原义井就是这样的典型的例子 。 从目前相关材料看 , 仰韶文化遗址最主要的是半坡、庙底沟、后岗、大司空村、西王、大河村、马家窑等六大类型 。
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关系
大汶口文化地理分布的范围主要是在山东境内 , 向南扩及到江苏省和皖北地区 , 东部地区直通山东半岛 。 往北竟然在辽东半岛的旅大区域也有出现 。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 大汶口文化与仰韶文化 , 在河南和鲁西犬牙交错互有出现 。 在河南的郑州、偃师、平顶山和禹县部分地区都找到了大汶口文化的遗迹 。 在山东的阳谷、东阿、茬平、济阴等县 , 都找到了仰韶文化的遗迹 。
《大汶口》挖掘汇报上说 , “大汶口文化的陶器 , 如野店发掘出的花瓣纹和勾连迴旋纹的彩陶盆、陶器钵 , 同庙底沟类型的陶器非常相近 , 大汶口遗址也发掘出有相近的陶器片 。 大汶口出土一个六角花纹陶器片 , 野店的八角纹彩陶盆 , 同洛阳王湾二期文化后段出土六角形图案类似 。 ”“大汶口文化陵墓的鼎、豆、罐的发展序列 , 同洛阳王湾二期文化同类陶器型制变化序列类似 。 ”
【历史故事】浅析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的影响,以及晚期龙山文化的概况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浅析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的影响,以及晚期龙山文化的概况】对于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之间的关系 , 苏秉琦老先生也总结了4条 , 我觉得是颇有道理的 , 他说道:“同大敦子底层文化相当的北阴阳营底层常见器物组合是鼎、豆、钵、釜 , 在这当中鼎、钵、釜的形制变动序列同洛阳、南阳地区仰韶文化前期的同类型器的型制变动序列差不多 。 同大敦子中上层文化相当大汶口陵墓的常见陶器组合是鼎、豆、罐(或壶)、背壶、鬹、杯等 , 在这当中鼎、豆罐(或壶)的型制变动序列同洛阳王湾二期工程文化的一至三段的同类型陶器的型制变动序列差不多 。
大敦子中上层文化的一处墓中发掘出一件不完整彩陶钵 , 同庙底沟类型的蔷薇花图案的V式相当 。 大汶口遗址之中发掘出有同类型图样彩陶盆的碎片 。 大敦子上层文化的一处墓中发掘出一件彩陶盆上印八角形图样 , 同洛阳王湾二期工程文化初段出土的一种六边形图样差不多 。 大汶口也发掘出一件同类型碎片 , 中间部分作圆形却不作方块 , 同洛阳地区的六角星形图样更为接近 。 ”这几种文化是互相影响的 。
1962年在偃师县的滑城意外发现一个陵墓 , 陪葬品中的高足杯、筒形杯和背水壶等器物 , 同大汶口晚期墓内出土的同类型器极为差不多 。 滑城发觉大汶口文化因素的陵墓并不是孤例 , 1975年在平顶山市的寺岗仰韶文化中 , 意外发现一个大汶口类型的陵墓 , 人骨架是头南足北 , 仰身直肢 , 陪葬了10件陶器 , 其中还有陶餐、长颈壶、粗柄豆、高柄豆、筒形杯等 , 基本都是大汶口文化中的常见器物 。 还有禹县的谷水河遗址 , 也发现大汶口文化的陶器 。
【历史故事】浅析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的影响,以及晚期龙山文化的概况
文章图片
大汶口墓穴的罐形鼎、折腹鼎、高领壶 , 在郑州大河村遗迹中看到了极为相近的器形 。 大汶口文化里的双耳高领壶(罐) , 在后岗种类的界段营和下潘汪也是有发现 。 上面这些情况更进一步验证了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 , 这些为后来两大类文化的结合肇打开了先河 。 仰韶文化与屈家岭文化也存在一定关系 。 屈家岭文化有早晚之别 , 它的时代大约相当仰韶文化末期和龙山文化初期 。
屈家岭文化主要是分布于湖北省 , 在河南的西南部与仰韶文化参差在一块 , 两种文化出现了一定影响 。 屈家岭文化碳14核查了几个数值 , 即公元前2750-2650年 , 如同夏鼐先生常说:“等同于大汶口的末期、河南龙山的初期和良渚的中晚期 。 这也是它晚期年代 , 早期肯定要更早一些 。 ”因而 , 屈家岭文化的初期与仰韶文化末期同时 , 这种推断是没有什么大失误的 。
有人说屈家岭文化与大溪文化关系颇为密切 , 很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继承大溪文化 。 有人说屈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息息相关 , 同时和仰韶文化也有一定互相影响关系 。 在郧县青龙泉下中层出土的鼎、豆、罐及有肩石器等器物组成以及形式变化序列 , 同洛阳王湾二期文化诸阶段的关系也清楚 。 在南阳地区的晚期仰韶文化 , 受屈家岭文化影响也非常大 , 如镇平赵湾和唐河寨茨岗等处的仰韶文化 , 都蕴含着浓郁的屈家岭文化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