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博闻多能、不至大道”、细述历代王朝中的“宪宗”—唐宪宗李纯

下面 , 为大家详细介绍中华历代正统王朝、以及地方政权中 , 得到“宪宗”庙号的四位帝王 。
一、唐宪宗李纯:
【爱历史】“博闻多能、不至大道”、细述历代王朝中的“宪宗”—唐宪宗李纯】唐大历十三年(778年)二月 , 唐代宗李豫的皇孙、皇太子李适的长子宣城郡王李诵诞育了长子 , 这是代宗第一个曾孙 , 起名为李淳 。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 , 唐代宗驾崩 , 李淳的祖父、皇太子李适继位 , 即唐德宗 。 唐德宗登基后的第二年 , 立李淳的父亲宣王(从宣城郡王晋封)李诵为皇太子 , 而李淳作为皇太子的长子 , 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皇帝祖父的特别关注 , 并将他视作大唐未来的继承者 。
李淳六七岁时 , 曾经进宫参拜祖父唐德宗 , 德宗将皇孙抱起来放在膝上坐着 , 故意逗他:“这是谁家的小孩儿 , 怎么坐在我的怀里?”李淳则沉稳而机智地回答:“我是第三天子!”
【爱历史】“博闻多能、不至大道”、细述历代王朝中的“宪宗”—唐宪宗李纯
文章图片
作为皇帝的长孙、皇太子的长子 , 将来必定是大唐的第三代君主 , 年幼的李淳这句闻所未闻、又十分契合实际的回答 , 让祖父唐德宗既惊奇又欣喜 , 由此更加钟爱、重视这个聪慧机灵的皇孙 , 并在贞元四年(788年)六月 , 册立十一岁的李淳为广陵郡王 。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 , 唐德宗驾崩 , 皇太子李诵继位 , 即唐顺宗 。 但顺宗继位之前已经中风 , 所以无法独立处理政务 , 只得依靠当年为皇太子时的东宫属官王叔文、王伾等人参预政务 , 同时进行对朝政的改革 。 掌握朝廷实权的宦官集团利益在改革中被触动 , 宦官集团为了维护利益 , 于是准备发动政变 , 进行反扑 。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三月 , 宦官首领俱文珍(刘贞亮)等人向病重的顺宗奏请立广陵王李淳为皇太子 , 以便代替顺宗处理政务(其实是支持皇太子掌握权力 , 从而架空顺宗、打击改革朝政的文官) 。 顺宗确实是重病在身、无法坚持处理国务 , 再加上信任儿子 , 于是便同意了 。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四月 , 广陵王李淳被立为皇太子 , 更名为李纯 , 开始监国 。 七月 , 皇太子获得了主持军国大事的权力 , 这标志着大唐中枢已被皇太子和宦官集团所控制 。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八月 , 皇太子李纯在宦官们的支持下 , 接受了父亲顺宗的禅位 , 正式登基称帝 , 即唐宪宗 , 顺宗则被尊为太上皇 , 退居后宫 , 这就是“永贞内禅”(永贞是唐顺宗年号) 。 随着顺宗的内禅 , 他和改革派亲信大臣所发起的“永贞革新”也归于失败 。
唐宪宗继位时只有二十七岁 , 年轻有为、奋发向上 , 将先祖唐太宗视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 发誓要“效法太宗、平定藩镇” , 使得大唐“中外咸理 , 纪律再张” , 达到“中兴盛况” 。
唐宪宗即位后 , 任用才俊、整顿吏治、加强军备 , 尤其重视以法度制服桀骜不驯的藩镇 , 在位期间 , 先后平定了四川节使度刘辟、镇海节度使李琦、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等藩镇 , 并使得跋扈的河北三镇向朝廷低头服软 。 安史之乱后藩镇跋扈、不听朝廷号令的情况 , 在唐宪宗手中几乎被终结 。 唐宪宗的年号为“元和” , 所以他在位的时期 , 被称为“元和中兴” 。
【爱历史】“博闻多能、不至大道”、细述历代王朝中的“宪宗”—唐宪宗李纯
文章图片
但正如唐宪宗的庙号隐含有“虽多能 , 不至于大道”的意思所表示的那样 , 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后 , 晚年唐宪宗开始逐渐骄侈、信用佞臣 , 政治上不再励精图治 , 而是日趋保守昏聩 , 并宠幸方士、以求长生丹药 。 自元和十三年(818年)后 , 唐宪宗沉溺于崇佛、信道、炼丹 , 而荒废了政务国事 , 再也没有了继位初期的意气风发、积极求治的明主风范 。
唐宪宗为广陵王时的正妻郭氏 , 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孙女 , 家族在朝野有巨大的影响力 。 唐宪宗不想自己被势力庞大的郭氏外戚家族所牵制 , 于是即位后一直没有册立郭氏为皇后 , 只是封其为贵妃 。 元和四年(809年) , 唐宪宗第一次立储时 , 出乎意料地将庶长子邓王李宁立为皇太子 , 而没有立郭氏所生的第三子李宥 , 也是出于这个心理 。
但李宁没有福气承受身为皇太子的荣耀 , 在元和六年(811年)就病逝了 , 唐宪宗不得不再度立储 。 出于立李宁时的同样心思 , 唐宪宗还是不准备立郭氏所生的李宥 , 而是想立庶次子澧王李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