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傅作义前期连打胜仗!平津战役,手握60万大军为何打得一塌糊涂?

解放战争时期 , 在国民党军所有战区级别指挥官中 , 傅作义绝对是战绩最好 , 令我军最为头痛的一个 。 傅作义不光能打 , 用兵时还喜欢以少打多 , 瓦解对方士气 。 45年底的绥远包头战役 , 46年大同集宁战役、张家口战役 , 48年冀中穿心战 , 没有一场不令华北部队难以启齿 。 然而在傅作义成为华北剿总司令官、手握60万大军之后 , 却将关键的平津战役指挥得一塌糊涂 , 成为国民党军在北方战场全面溃败的一个重要环节 。 为何同样是傅作义 , 表现反差这么大呢?
【历史故事】傅作义前期连打胜仗!平津战役,手握60万大军为何打得一塌糊涂?
文章图片
最直接的原因 , 傅作义前后面对的对手完全不同 。 傅作义部早期面对的解放军部队 , 严格来说并非我军主力 。 华北军区到1948年形成3个野战兵团 , 虽然有30多万兵力 , 但却是全国范围内唯一没有获得独立野战军番号的一线作战部队 。 除去作战任务不同外 , 跟硬实力因素及往期战绩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 本就武器落后、作战经验不足 , 面对治军严格且用兵方式出其不意(很少有人想到冀中穿心战的打法)的傅作义面前 , 往往拥有人数优势而信心不足 。 张家口战役便是明显的例子 , 20万对7万仍遭大败 , 显得缺少对付傅系部队的办法和勇气 。
【历史故事】傅作义前期连打胜仗!平津战役,手握60万大军为何打得一塌糊涂?
文章图片
而平津战役时 , 整个北方战局产生了巨大变化 。 东北野战军在歼灭卫立煌集团后 , 整体实力已经在120万人以上 , 除了12大主力纵队还有强悍炮兵 。 去掉留在关外维持秩序的少量部队 , 东野80余万大军悉数开赴华北战场 。 傅作义曾经的主要对手华北解放军 , 此时已经成了大战役的策应力量 , 真正的对手变成了我军头号主力部队东北野战军 。 不仅双方兵力对比悬殊 , 就内部的团结性和战斗力方面 , 华北国民党军更是差了东野几个档次:60万大军有一半是黄埔系部队 , 李文、石觉等兵团司令 , 包括早期的剿总副司令陈继承 , 跟傅作义斗得不亦乐乎 , 这样的部队有多强的战斗力呢?顺风时还好 , 面对强大对手往往漏洞百出 。
【历史故事】傅作义前期连打胜仗!平津战役,手握60万大军为何打得一塌糊涂?
文章图片
作战压力增大 , 内部不团结 , 主将心态就会发生变化 , 战略判断和战术选择便出现了偏差 。 即便是傅作义这样的名将 , 也未能避免失误 。 从大方向而言 , 他判断东野入关需要2个月以上 , 便是对主要对手的不了解 , 等到东野大军压境之时 , 已经失去了撤离战场的时机 , 既不能回起家之处绥远 , 也无法再成批撤往华东或江南地区 。
【历史故事】傅作义前期连打胜仗!平津战役,手握60万大军为何打得一塌糊涂?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傅作义前期连打胜仗!平津战役,手握60万大军为何打得一塌糊涂?】而在细节用兵上 , 傅作义此战同样错误频出:35军是其王牌军 , 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 却很轻易地在战役之初被我军的诱饵钓到西线 , 陷入重围从而迅速覆灭 , 这对傅作义大军尤其绥远嫡系部队的士气无疑是一次重击;再比如国民党军在华北整体布局的“一字长蛇阵” , 在我军的优势兵力面前没有抱团作战 , 反而自己摆出了更易于切割的阵型 , 遭到分别歼灭 , 这是傅作义在平津战役指挥中的一大败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