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迟乃鹏教授:杜甫认同石壕吏抓人,是他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

闲来无事 , 看了篇迟乃鹏教授的读书札记 。
迟乃鹏教授是我国研究古代文学的专家 , 然而他对于《石壕吏》的解读却让人颇为讶异 。 有道是奇文共赏 , 龙马君就与大家一起赏析一番 。
【爱历史】迟乃鹏教授:杜甫认同石壕吏抓人,是他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
文章图片
作为杜甫的名篇 , 《石壕吏》被誉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 在这一作品中 , 杜甫叙述了他本人亲身经历的一段史实 。
公元758年 , 失去安禄山的伪燕军队节节败退 , 退到了河北邺城一带 。 唐军在收复东都洛阳后 , 集结九路大军共60万人围攻邺城 , 企图毕其功于一役 , 谁知唐肃宗处置失当 , 发兵60万竟不设元帅 , 导致九路人马不相统属 , 最后被伪燕各个击破 , 功败垂成 。
60万大军一朝丧尽 , 唐王朝岌岌可危 , 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只得到处抓壮丁补充兵力 , 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 , 石壕村的老翁也成了抓壮丁的对象 。
【爱历史】迟乃鹏教授:杜甫认同石壕吏抓人,是他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
文章图片
对于这个老翁 , 迟教授颇不满意 , 直接给他定了性:“对国家社稷无责任心逃避兵役之逃兵” 。
为何这么说呢?迟教授给出了他的理由 。
唐朝承接隋朝 , 在兵制上实行府兵制 , 《新唐书》《兵志》有云:“凡民二十为兵 , 六十而免” , 也就是说 , 按照唐朝法律 , 老翁仍然有服兵役的义务 , 而他在官府点兵时 , 竟然以“逾墙走”的方式逃避兵役 , 不是逃兵是什么?
迟教授的这个说法犯了两点常识性错误 。
其一 , 唐朝实行府兵制不假 , 但那是初唐 。 高宗之后 , 唐朝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 均田制遭到破坏 , 以均田农民为基础的府兵制开始崩塌 。 至公元722年时 , 由于府兵制兵员常常不足 , 唐王朝便开始实行募兵制 , 募兵制便逐渐成为主流 。 到了安史之乱前的公元749年 , 唐廷下令停折冲府上下“鱼书” , 府兵制遂废止 。
也就是说 , 在老翁被抓壮丁的公元758年 , 府兵制早就已经废止了 。
【爱历史】迟乃鹏教授:杜甫认同石壕吏抓人,是他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
文章图片
其二 , 府兵制并非有些人以为的全民皆兵 , 而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在符合条件的壮丁中抽丁 , 譬如家中有三丁 , 则抽一丁为府兵 , 同时免除其赋税义务 。
为何不全民皆兵呢?古代有两方面的考虑 , 一方面 , 府兵有免除赋税的特权 , 如果府兵过多 , 则难免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 。 另一方面 , 即使有轮换制度 , 府兵过多也会对地方生产造成影响 , 都去当兵了 , 谁种庄稼呢?
【爱历史】迟乃鹏教授:杜甫认同石壕吏抓人,是他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因此 , 有唐一代 , 府兵兵额是有限的 , 兵额最多时也只有60多万 , 如果临时需要征发大军 , 还是以募兵制为主 。
“三男邺城戍 , 一男附书至 , 二男新战死 。 ”
从老妪的哭诉中可知 , 老妪一家已经有三个男丁被征发 , 如今又要征发最后的男丁——老翁 , 失去所有男丁 ,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不啻是灭顶之灾 , 即使按照迟教授所说的府兵制 , 也不应出现这种情况 。
因此 , 《石壕吏》中的老翁绝不是什么府兵制下的逃兵 , 只是一个被官府压迫的普通百姓 。
【爱历史】迟乃鹏教授:杜甫认同石壕吏抓人,是他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
文章图片
那么 , 杜甫是否认同石壕吏抓人呢?其实 , 只要略有些文字功底 , 都可以看出杜甫对石壕吏抓人的反感 。
“暮投石壕村 , 有吏夜捉人 。 ”
为何要“捉人”呢?说明当时已经无兵可征 , 只能随便抓人充数了 。 为何白天不抓呢?因为白天抓不到人 , 只能趁老百姓晚上睡觉时突击抓人 。
这样的石壕吏 , 绝对不是迟乃鹏教授所说的“法律”的执行者 。
“老翁逾墙走 , 老妇出门看 。 ”
两个“老”字 , 加深了读者对老翁和老妪年龄的印象 。 两个老人 , 一个听到声响就“逾墙走” , 一个假装“出门看”为老翁打掩护 , 石壕吏夜间抓人之频繁 , 扰民之恶劣 , 读者老爷也就可以想见了 。
【爱历史】迟乃鹏教授:杜甫认同石壕吏抓人,是他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
文章图片
“吏呼一何怒 , 妇啼一何苦!”
两个“一何” , 又是重复使用同一个词 , 在哭诉的老妇的衬托下 , 即使未着一词 , 在读者看来 , 石壕吏的凶恶嘴脸也俨然在目了 。
从《石壕吏》的字里行间 , 很容易就看出杜甫对石壕吏半夜抓人的反感 。
其实 , 哪怕没有一点文字功底 , 光看下大致故事 , 也可以很容易判断出 , 杜甫这样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诗人是不可能认同石壕吏抓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