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为什么武举在历史上不受重视?

谈起科举大多人首先想到的恐怕是文举 , 武举被提及的概率并不多 。 尽管他们的功名是一样的 , 都有状元、进士、举人 , 但武举的含金量大大不如文举 。 所以 , 在很多时候 , 科举基本上指的还是文举 。 那么 , 武举为何在历史上不受重视呢?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
【历史故事】为什么武举在历史上不受重视?
文章图片
武举又称武科 , 是中国古代专为选拔武职人才而设置的科目 。 唐代统治者靠武力夺取天下 , 有尚武之风 , 武则天又是一位胆识过人的女皇帝 , 她在长安二年(702年)正月下诏开设武举 。 武举在唐代正式创立 , 但并未形成完善的制度 。
宋代武举得到进一步发展 , 分为比试、解试、省试和殿试四级 。 元代不设武举 。 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 , 恢复武举考试 。 明武举有武乡试、武会试和武殿试三级 。 清沿明制 ,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武举制度 。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 清政府宣布废除武举 , 武举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之久 。
唐代武举的科目主要有长垛、骑射、马枪和步射、翘关、负重等 。 宋代武举的科目有步射、马射、弩踏、抡使刀枪和程文 。 明代武乡试、会试均分三场 , 第一场马射 , 第二场步射 , 第三场策论 。 武殿试则试弓、马武艺和对策 。
【历史故事】为什么武举在历史上不受重视?
文章图片
清代武乡试、会试三场分别为:第一场试箭 , 第二场考弓、刀、石三项 , 第三场为内场 , 清初试策论 , 后改为默写《武经》 。 武殿试内场试策论 , 后改为默写《武经》 , 外场试以马箭、步箭、弓、刀、石等 。
但是 , 整个科举制度中 , 武举并不受重视 , 与千万人报考的文举相比 , 武举显得格外冷清 。 统治者对兵权的警惕心理及武备人才选拔的特殊性 , 使得统治者对武举采取了一种轻视的态度 。 这种态度自然会波及整个社会 , 形成一种轻视武举的社会氛围 。
【历史故事】为什么武举在历史上不受重视?】《常谈丛录》中就记载 , 明朝的时候 , 有一个人看到武举人考试后到文庙拜孔子像 , 就写了一首嘲弄他们的诗:
颜渊唱然叹 , 夫子莞尔笑 。
子夏及子游 , 骇为非同调 。
子路闻之喜 , 谓此来得妙 。
我若行三军 , 正好砍马料 。
【历史故事】为什么武举在历史上不受重视?
文章图片
这首诗对参加武举的考生极尽嘲讽之能事 , 诗中夫子指孔夫子 , 颜渊、子夏、子游、子路都是他的学生 。 这首诗的意思是看到武举人到文庙来 , 孔子的学生有的觉得好笑 , 有的叹气 , 有的惊讶 , 而子路却很高兴 , 说来得正好 , 如果把他们放到军队中去 , 就让他们做马夫 , 去切马饲料 。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 , 在重文轻武的和平年代 , 舞文弄墨的文人对舞枪弄棒的武举人是不屑一顾的 。
当然武生受人轻视 , 也有客观原因 。 武则天开武科时 , 考试内容只是武艺 , 如刀法、箭法、骑马、举重之类 。 到宋代 , 武举不但要比试武艺 , 还要书面回答一些兵法战法以及法律、经济等方面的问题 。
宋代以后 , 书面考试的内容虽然有所增加 , 但在考试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却小了 。 书面考试对武举考生来说是十分困难的 , 他们的答卷中常常出现低级错误 , 让阅卷的考官们啼笑皆非 。 不仅如此 , 文人们认为武举考生不但文化素质差 , 而且往往是有勇无谋、鲁莽强悍 , 道德素质也不行 。
【历史故事】为什么武举在历史上不受重视?
文章图片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 , 武举殿试在宣布录取结果的传胪大典唱名时 , 传胪官高声宣布了几遍状元、榜眼、探花的姓名 , 结果状元和探花的人影都没看见 , 状元徐开业和探花梅万清居然忘了参加这么重要的大典了 , 嘉庆帝气得七窍生烟 , 当即降旨 , 革去他们的头衔和本来要授予的一等侍卫职务 , 并且禁止他们参加下一次的殿试 。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文轻武的传统 , 以及武举制度自身存在的弊端 , 如书面考试形同虚设 , 使武举出身者大多只是骁勇善战的战将 , 而不能成为运筹帷幄的将帅 , 武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作用没有真正凸显出来 。
【历史故事】为什么武举在历史上不受重视?
文章图片
在武举实行的一千多年时间里 , 真正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并不多 , 像郭子仪、戚继光、吴三桂这样的人物不过是极少数 。 或许是武举在历史上影响力有限 , 因此一般情况下所说的科举都是指文科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