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反对西洋教育或许片面了 ,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其中的确存在太过功利 , 集体主义感缺失的问题 , 尊重自我与自私 , 两者之间的差别是教育者们都应思考的 。
南怀瑾还提到另一问题 , 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 父母们在子女成长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低 , 孩子被交由社会机构、保姆或老一辈人照顾 。
文章图片
南怀瑾认为父母之教育为最 , 孩子今后的发展主要靠的是家教而非学校 , 若父母缺位将给孩子造成各种负面影响 。
南怀瑾认为把孩子交给保姆来带的方式是第一等家庭在实施末流教育 。
父母事业有成 , 但无法挤出时间陪伴孩子便只能把孩子托保姆照顾 , 但保姆的文化素质水平未必高于父母 , 这样对子女有什么好处呢?这不就是在慢慢“毁掉”一个孩子么?实施者正好是至亲的人 。
当孩子年纪尚小 , 未对社会形成完整认知前 , 父母就应担起教育责任 , 若草率地将其交给他人 , 始终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 不管是体现于性格亦或是能力上 , 最终你发觉是自己害了孩子时 , 才是最痛苦的时刻 。
文章图片
南怀瑾及其子女受到的教育
南怀瑾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教育观是因他本身受到了相似的教育 。
南怀瑾来自一个殷实的书香门第 , 父亲南仰周是浙江温州一绸缎庄老板 , 南仰周虽是商人 , 但并不以钱财为重 , 除开必要家用 , 南仰周通常会把钱财捐赠出去 。 南怀瑾自幼目睹父亲的乐善好施 , 自然也会成为仁慈之人 。
南怀瑾为家中独子 , 但南仰周对儿子并不过分要求 , 从不要求其日后要富贵 , 但却要求他必须读书认字 , 尤其是传统文化知识 。
南怀瑾年少时迷上练武 , 南仰周知道后便为其聘请了武师教授南怀瑾武艺 。 因此 , 南怀瑾从小便是在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 , 也正是如此才成为了一个心怀天下又自由的人 。
对于其子女 , 南怀瑾同样是这样教育的 。
文章图片
南怀瑾的儿子南一鹏曾回忆自己的父亲 , 提到自己小时候很害怕父亲回家 , 因为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开始要求他背诵唐诗及《古文观止》 , 若学不好还要受罚 。
南怀瑾老年时是儿子南国熙陪伴在其左右 , 南国熙称南怀瑾对他们兄弟姐妹要求很严格 , 自己从小便跟着父亲学习做人的道理 , 他日后从商很多东西也是从父亲处学得的 。
南怀瑾从小教育子女必须懂礼 , 古人问候那一套礼仪不能丢 , 但自步入现代社会后 , 南怀瑾的子女发现他们如古人一般向他人问好时 , 很多同龄人根本听不懂 。
南怀瑾对此感到很痛心 , 但他教育子女们不能忘了老祖宗留下的礼节 。
南怀瑾一生致力于发扬传统文化 , 他的子女们都非常敬重父亲这一点 。 而且他的子女几乎都是仁慈之人 , 愿意助人 , 这都是受南怀瑾的影响 。
【南怀瑾:整垮你的不是敌人,往往是你身边最亲近的人】南怀瑾的子女能成人 , 与其刚柔并济的教育有关 。 针对当下 , 笔者认为当子女出现问题 , 父母首先要反省问题是否出在自己身上 , 而非只会埋怨外界环境 。
- 李玫瑾对话俞敏洪:孩子被欺负家长要出头吗?用这3点管用
- 李玫瑾:挨骂后,那些不说话的孩子比顶嘴的孩子更可怕
- 为何“穷人家”的娃一眼就能看出?李玫瑾坦言:身上这3点藏不住
- 李玫瑾教授暗示:这4样东西不能断太早,可能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
- 李玫瑾直言:孩子20年后有没有出息,去小区游乐场走一圈就知道
- 李玫瑾教授提醒:这4样东西不能断太早,可能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
- 李玫瑾教授:情商不高的人,基本上都生活在这样的家庭
- 李玫瑾教授:“看电视”和“不看电视”的孩子,长大后的差距很大
- 李玫瑾: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关键看3岁的分水岭,何必等他长大
- 李玫瑾:孩子开始顶嘴时,父母学会说这3句话,他们将来更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