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从明朝以后河湖水系的变迁中,看萧绍与诸暨两地开汇的历史争端

在研究萧绍与诸暨开汇争端的过程中 , 不能忽视河湖水系的作用 。 明中期 , 浦阳江下游改道 , 由东折入海转为北流入钱塘江 , 萧绍地区与诸暨之间也由上下游转变而分属不同水系 , 影响深远 。 同一时期 , 双方的河湖水系也有所改变 , 萧绍平原内河水网形成 , 诸暨经过治理 , 河网渐趋成型 。
中游诸暨开汇将加剧下游内涝
下游平原的环境与开发 。 明以前 , 浦阳江东折经萧、绍两地入海 。 萧绍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 钱塘江入海口 , 杭州湾的南岸 , 为山洪泄泻之处 , 潮汐出没之地 。 从地势上看 , 南高北低 , 南部背靠会稽山脉 , 重峦叠嶂 , 海拔在300—400米之间;北部则是广阔平原 , 平均海拔只有几米 , 时常受海潮侵扰 。 从气候来说 , 该地在北纬30°附近 ,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范围 ,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 这些雨水随地势自南向北倾泄 。 因此 , 一边是南方山区奔流的洪水 , 另一边是东北奔腾而来的杭州湾海潮 , 江水海水交成巨患 , 环境恶劣 。
为了繁衍生息 , 萧绍人民与水做了长期斗争 , 阻咸蓄淡是主要内容 。 海塘是中国古代沿海地区抵御海潮侵袭的屏障 , 至南宋末年 , 萧绍地区已有东江塘、北海塘和部分西江塘 。 文献记载 , 东江塘自上虞江抵山阴县 , 长百余里 。 关于东江塘的修筑时间 , 存在多种说法 , 俞观涛先生认为东江塘系隋代所建 , 俞观涛认为其中的“随”是指隋国公杨坚 , 以此推测为隋代所建 。
【历史故事】从明朝以后河湖水系的变迁中,看萧绍与诸暨两地开汇的历史争端
文章图片
陈桥驿先生则认为最早或始于春秋吴越时期 , 但当时更多是局部的挡水坝 , 亦或是出于军事的目的修筑的 , 《越绝书》中便有越王勾践海边筑塘训练水军的记载 。 百里海塘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 以古代社会的生产技术 , 由零星分布的海塘最终连成一线的可能性较大 。 东江塘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始于唐代 , 一共有三次 , 分别是开元十年(722年)、大历十年(775年)和大和六年(832年) , 至此 , 东江塘基本稳定下来 。
北海塘分两段 , 由南宋绍兴、嘉定年间修筑的后海塘与南宋后期完成的萧山段北海塘组成 。 后因潮水凶猛 , 屡遭毁坏 , 嘉定六年(1213年) , 后海塘因海涛冲刷溃决余五千丈 , 其后太守赵彦倓筑塘及裨修共六千一百二十丈 , 起汤湾迄王家浦 。 其后百年 , 后海塘少有溃决 。
西兴至渔浦也有一段海塘 , 是西江塘的一部分 , 《萧山水利志》中 , 陈志富认为西江塘是分段逐步修建而成的:西兴至长河冠山段兴筑年代较早 , 晋代始有海塘 , 到唐代中后期与西兴以东的北海塘构成一线 , 共御海潮江洪;长河至半爿山是随着钱塘江南岸滩涂扩涨再向外逐步拓展而修筑的 , 历时较长 , 至明代定格;半爿山至渔浦为吴越王钱镠及其七子钱元瓘筑成 , 南宋时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加固 。
【历史故事】从明朝以后河湖水系的变迁中,看萧绍与诸暨两地开汇的历史争端
文章图片
海塘将杭州湾海潮阻挡在平原之外 , 也使得平原内部河网水系发生变化 。 耿金在《9—13世纪山会平原水环境与水利系统演变》一文中指出东江塘阻断了平原东部的出水口 , 造成会稽地区的泛滥 , 明代文献中常出现决东江塘泄水的记载 。 而原先东入曹娥江的水流转向北流 , 北部成为集水区 , 泄水压力骤增 , 为此唐代置朱储斗门排泄积水 。 北海塘与部分西江塘的修建则断绝了河湖水流北入钱塘江的可能 , 水流被迫束缚在西小江附近 , 受地形影响 , 流速减缓 , 常出现“遇涝辄溢”的情况 , 导致沿江一带沼泽遍布 。
历史时期 , 萧绍地区湖泊稠密 , 多为潟湖转化而来 。 但随着本地区域开发进程的加快 , 大片湖域成为田地 , 直接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水网形态 。 谈及本地湖泊 , 鉴湖是绕不开的话题 。 鉴湖升课为田后 , 山会平原湖域面积萎缩 , 1127年以后 , 南部山区鉴湖湖域被分割蚕食 , 逐渐破碎 , 水利体系也被瓦解 。 鉴湖以北地区为沼泽及季节性积水区 , 南宋以后只浦阳江(即西小江)沿线还有遗留 , 其余皆被土地及水网所覆盖 。
另一方面 , 从南部山区来的溪流是原鉴湖的主要补给水源 , 南宋王十朋曾提出“鉴湖三十六源说” , 现代学者陈桥驿、盛鸿郎也对其进行了考证 , 虽然目前尚未有确切结果 , 但不难推测该地区溪涧众多 。 由于大量积水转移到北部平原 , 导致北部河湖形势改变 , 由于未得到及时治理 , 屡屡泛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