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她,美女记者,亲历多次战争,接近死亡,仍一往无前,为啥?

舍弃个人安危 , 前往战争核心 , 她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 战争从来都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 在战争中 , 历史得以建构 , 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的衰落的兴起 , 见证了一位又一位大将的崛起 , 也见证了那些不愿被人提起的伤痕 , 最近 , 历史的牌面再一次翻新 , 我们又见证了历史的再一次重新书写 。
历史重写
阿富汗的首都降下国旗 , 总统辞职离开了这片生养他的土地 , 无数民众失去家园 , 成为居无定所的流民 , 他们的未来和这个国家一样变得前途未卜 , 面对这样的情况 , 知名女导演呼吁群众离开这片已经完成沦为“战争乐园”的土地 , 在短短三天之内 , 两百万人的城市成了居民不足三万的空城 。
【历史故事】她,美女记者,亲历多次战争,接近死亡,仍一往无前,为啥?
文章图片
大量群众为了保全性命 , 用尽各种手段离开了这座城市 , 毕竟你不知道 , 下一秒 , 不长眼的子弹会不会在你的身上孕育出一朵血花 , 但总有一些人因为他们肩上至高无上的使命和职责无法舍弃这里 , 无法保全自己的安危 。
主动请缨
2002年的8月 , 巴以战争成为了整个国际社会所关注的难题 ,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 , 自然也需要掌握巴以战争实况 , 履行自己的职责 , 所以战地采访人员的作用这时候就显得尤为突出 , 刚刚在新华社工作第四个年头的周轶君这时得知新华社需要一位派往巴基斯坦驻地采访人员 。
周轶君认为这正好和自己一直以来的理想高度重合 , 同时她也相信在新华社这四年的学习中 , 她也已经有了足够的能力可以担起这个重任 , 于是她主动请缨 , 没想到 , 社长却拒绝了她 。
【历史故事】她,美女记者,亲历多次战争,接近死亡,仍一往无前,为啥?
文章图片
原来社长认为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之中 , 男性会更加适合 , 毕竟在面临危险的时候 , 男性的爆发力是比女性更大 , 更有利于逃生 , 社长认可周轶君的业务能力 , 也佩服她的勇气 , 可是在战场这样危险的任务中 , 他还是希望有一个更加稳妥的选择 , 没想到周轶君仅仅只用一句话就让社长改变了原来的想法 , 她说:“女性的耐力比男性的爆发力更重要 。 ”社长被她的魄力折服 , 便将这唯一的名额给了她 。
【历史故事】她,美女记者,亲历多次战争,接近死亡,仍一往无前,为啥?
文章图片
事实证明 , 她当初对社长许下的承诺并不是一句空话 , 在战场的这两年里 , 她扛着相机 , 顶着烈日 , 在子弹的伴奏下 , 为我国传回许多及时有效的新闻 , 真正将战地采访人员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 。
前往战场的契机
在周轶君的成长过程中 , 她的父母认真地贯彻了“放养政策” , 当然 , 这并不是什么都不管 , 而是在给孩子关键节点的引导之后 , 又让她享有对自己人生的决策权 , 所以从小到大 , 她可以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野蛮生长 , 她去了自己喜欢的大学学习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 可是她还是觉得她的人生缺少了什么 , 在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中 , 她学习到了阿拉伯语 , 并且了解到了阿拉比的文化 , 隔着书本 , 她爱上了这片土地 。
【历史故事】她,美女记者,亲历多次战争,接近死亡,仍一往无前,为啥?
文章图片
在派往战场的两年中 , 她用相机记录了许多普通人的生活 , 当然也见到了许多惨剧的发生 , 比如她曾亲眼见到一个十一岁的小男孩在他面前被炮弹击中 , 刚刚还在说话 , 转眼间就失去了生命 。
在战场的这些时间中 , 周轶君学习到了很多 , 也对生命和战争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 其实有时候十三也会想 , 在用纸笔频繁地记录下别人的故事时 , 我在想什么 , 这一切又有什么样的意义 。
十三想了很久 , 却在读到周轶君的故事时 , 忽然有了一点点自己的思考 , 这个世界上很大的一部分人都有着自己的理想 , 但是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人将自己的理想当作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 他们愿意将自己的身躯和年华化作养料去滋养理想 , 而其他人在观看他们追寻理想的故事时 , 也会不自觉地被他们身上的光芒所照耀 , 获得属于一份自己的慰藉 。
【历史故事】她,美女记者,亲历多次战争,接近死亡,仍一往无前,为啥?
文章图片
好了 , 今天十三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 如果大家还有不同意见 , 欢迎评论区留言谈论 。
本文由“十三说财经”原创 , 欢迎关注 , 带你一起长知识!明天准时来约
作者:十三
【历史故事】她,美女记者,亲历多次战争,接近死亡,仍一往无前,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