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大数据,我相信哑巴教育的孩子会更优秀

看到这样的题目 , 可能有的网友想进来骂我了 。 别急 , 看我分析完 , 你觉得没有道理 , 再来骂我也不吃 。
最近在思考教育孩子的问题时 , 我突然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哑巴教的孩子可能会更优秀 。
为了验证我这个想法 , 我去网上搜了一些 , 但是很遗憾 , 网上也没有这样的相关数据 。 那为什么我会突然有这样的想法呢?这是基于我对当前父母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做出的判断 。
因为当前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在运用错误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 , 也就是说 , 他们说的越多 , 也就越不利于孩子成长 。 那也就意味着说还不如不说 , 可不就还不如哑巴教得好 。
那我为什么说当前绝大多数父母采用的教育方式都是错误的 , 做得越多错的也就越多呢?要说明这一点 ,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罗森塔尔实验 。
如果有大数据,我相信哑巴教育的孩子会更优秀
文章图片
罗森塔尔实验
在心理学上 ,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 , 叫罗森塔尔实验 , 又或者被人们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 其实说的都是一回事 。
1968年 ,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小学 , 然后跟校长说要做一个“未来发展趋势的”测验 。 于是从学校的6个年级中各选了3个班 , 对他们进行了测验 。 然后罗森塔尔把测验的成绩交给校长和老师 , 告诉他们 , 其中这些成绩比较优异的孩子将来肯定非常有前途 , 但是要求他们保密 。 当然 , 罗森塔尔这是在撒谎 , 他只是随机选择了一些学生 。
8个月后 , 罗森塔尔又来到这个学校 , 结果奇迹出现 , 名单上出现的大多数学生成绩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 而且自信心、社交能力等各方面也都有了很大改观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按照罗森塔尔的解释 , 是因为他的虚假名单让老师对孩子产生了积极的期望 , 于是老师在平常教育孩子时潜意识地做出了改变 , 他们对这些学生会更有耐心 , 教育资源也不由自主的倾斜 , 会多提问他们 , 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肯定 , 于是孩子也就有了明显的进步了 。 孩子的进步又进一步佐证了老师的期望 , 于是就形成了正循环 。
简单地说 , 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 。
罗森塔尔通过心理暗示 , 让老师对孩子产生了高期望 。 而老师高期望做出的行为态度改变又暗示了孩子 , 使得孩子做出好的表现来回应自己的期望 。
如果有大数据,我相信哑巴教育的孩子会更优秀
文章图片
这样的心理暗示对于我们教育孩子有巨大的作用 。
如果说父母教育孩子时 , 也是运用这样的心理暗示的话 , 那孩子肯定也会越来越优秀 。 但不幸的是 , 父母虽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运用了心理暗示 , 但是父母当前所采用的教育理念就决定了 , 产生的心理暗示却是负面的 , 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差 。
那为什么说现在父母教育下产生的心理暗示是负面的呢?这就需要我们来认识一下我们父母当前采用的教育理念了 。
当前父母采用的教育——否定式教育
现在父母在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呢?
如果你反思一下自己 , 或者观察一下周围的父母的话 , 你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在管教孩子 , 控制孩子 , 而这种管教控制遵循的教育理念是“否定式教育” 。
所谓的否定式i教育是指父母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缺点或者表现不好的地方 , 然后批评孩子 , 要求孩子改正 。 孩子改正了 , 当然也就变得优秀了 。
比如说孩子写作业磨叽 , 父母就否定孩子磨叽的问题 , 要求把你不要磨叽;孩子考试成绩差 , 父母就否定孩子的成绩 , 要求孩子考好……是不是父母都在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
如果有大数据,我相信哑巴教育的孩子会更优秀
文章图片
那我为什么说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产生的心理暗示是负面的呢?
因为在否定式理念下 , 父母先天的就觉得孩子是有问题的 , 有缺点的 , 不然这个教育理念就无法实施 。 如果孩子没有问题 , 你还怎么发现孩子的缺点 , 怎么要求孩子改正?
因此在这个教育理念下 , 在孩子一出生 , 父母就已经给孩子贴上了这样的标签:有问题 , 需要我来帮他纠正 。
于是 , 父母就会仔细观察孩子 , 努力发现孩子的缺点 。 这就会导致:不是缺点的也会变成缺点;本来小缺点也会变成大缺点 。
就拿孩子写作业来说 。
孩子刚开始写作业时 , 他们是没有磨叽、认真等观念的 。 但是父母却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孩子 , 认为孩子存在磨叽问题 , 于是批评孩子磨叽 , 要求孩子改正你这个问题 。 而且父母一旦认为孩子有磨叽问题 , 就会不由自主的更加关注孩子的磨叽问题 , 想要纠正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