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堂堂靖江王想当道士,将事务都推给8岁儿子,结果如何

洪武三年 , 朱元璋将儿子们分封为藩王 , 还将一个叫朱守谦的人封为靖江王 , 封地广西桂林 。 奇怪的是 , 这个朱守谦并非朱元璋直系后裔 , 也就是说 , 他既不是朱元璋儿子 , 也不是朱元璋孙子 , 那他为何能享受如此待遇呢?
原来 , 朱守谦虽然不是朱元璋直系子孙 , 但他的父祖与朱元璋关系可大了 。 他的祖父名叫朱兴隆(原名朱重四) , 正是朱元璋的同母大哥 。 朱兴隆早年与父母死于饥荒 , 朱元璋称帝后 , 将其追封为南昌王 。
朱守谦的父亲则是朱文正 , 朱元璋的亲侄儿 。 当初朱元璋在义军中闯出名堂 , 嫂子王氏就带着儿子朱文正前来投靠 。 朱元璋对朱文正视如己出 , 后者在叔父的带领下逐渐立下战功 。 只是后来朱文正不满朱元璋未及时对他进行封赏 , 便闹了脾气 , 甚至还打算投奔张士诚 , 结果被朱元璋幽禁起来 , 接着就去世了 。
【爱历史】堂堂靖江王想当道士,将事务都推给8岁儿子,结果如何
文章图片
朱文正去世后 , 留下朱守谦这一个年幼的儿子 , 朱元璋自然要照顾他 , 所以才给他一个靖江王的爵位 。 不过朱元璋明确说了:“靖江王国则以南昌王为始祖 。 ”这明摆着是跟朱守谦说 , 我可以封你为靖江王 , 但你要记住 , 这一切荣光都是来自你的祖父和父亲 , 今后要老老实实别闯祸 , 便可富贵一生 。
那朱守谦有没有听进去呢?没有 , 他到了封地以后 , 便开始为非作歹 , 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 当朱元璋得知到了封地的朱守谦完全变了个样 , 性情乖戾 , 阴贼险狠的时候 , 他非常失望 , 随即将其召至京师训斥 。
结果训斥也没有用 , 朱守谦反而写诗讽刺一番 , 这下把朱元璋气坏了 , 我早就提醒过你 , 你能有今天 , 全靠你的父祖 , 还真以为我不会把你怎么样是吧 。 于是 , 朱元璋就将朱守谦废为庶人 , 罚到凤阳去种田 。
直到七年后 , 朱元璋才原谅朱守谦 , 恢复他的爵位 。 可惜朱守谦并没有珍惜 , 后来再一次被废 。 洪武二十五年 , 朱守谦去世 , 他留下幼子朱赞仪 , 朱元璋将其封为王世子 , 留在京师教育 。
【爱历史】堂堂靖江王想当道士,将事务都推给8岁儿子,结果如何
文章图片
朱赞仪是一位贤王 , 靖江王一系的口碑在他这一代渐渐恢复 。 朱赞仪去世后 , 他的儿子朱佐敬袭封靖江王 , 朱佐敬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靖江王 , 因此他去世的时候 , 嫡长子已经不在了 , 便由其嫡长孙朱规裕袭爵 。
弘治二年 , 朱规裕去世 , 《明孝宗实录》记载:“庚寅 , 靖江王规裕薨 。 王 , 怀顺王之子 , 母妃谷氏 。 景泰四年七月生 , 成化七年册封靖江王 , 至是薨 , 年三十七 。 讣闻辍朝一日 , 赐祭葬如制 , 谥曰昭和 。 ”
朱规裕去世时37岁 , 此时他的嫡长子朱约麒14岁 。 就连朱规裕都不会想到 , 他的去世 , 会直接改变儿子今后的人生 。 弘治三年九月 , 朝廷正式下令 , 册封“靖江昭和王嫡长子约麒为靖江王 。 ”
朱约麒表面上是明朝第五任靖江王 , 但前面说了 , 南昌王朱兴隆才是始祖 , 因此他真正算起来是第八代靖江王 。 朱约麒自己在独秀峰题刻 , 也是自称“八代靖江王” 。
然而有趣的是 , 朱约麒连堂堂的靖江王都不想当 , 偏偏想当一个道士 。 为此 , 他将靖江王府所有事务都推给年仅8岁的儿子朱经扶 , 自己做起了道士 。 那么朱约麒为何会想要做道士 , 他自己去做道士 , 结果又如何?
【爱历史】堂堂靖江王想当道士,将事务都推给8岁儿子,结果如何
文章图片
刚刚提到 , 是父亲朱规裕的去世 , 改变了朱约麒的一生 。 这是出于两个原因:其一 , 朱规裕去世时37岁 , 朱约麒很是伤心 , 认为父亲不该这么年轻就去世了 , 所以他希望自己将来能够长寿 。 那么怎样才能长寿呢?他便想起了修道;其二 , 给朱规裕办丧事时 , 府上请了道士来做法 。 朱约麒看见道士有一股仙风鹤骨 , 超凡脱俗的气质 , 瞬间就迷上了 。 也就是这样 , 朱约麒就开始幻想要成为一个道士 。
一开始 , 朱约麒还比较约束 , 就是请道士来府上做做客而已 。 但后来他觉得不过瘾 , 于是干脆自己也穿上道士服 。 即便如此还是不够 , 他就穿着道士府外出 。 原本还带着府上的人 , 到了后来就习惯一个人出门了 , 他穿着道士服也没有随从 , 别人也不知道他是谁 , 朱约麒就常常跑到茶馆 , 与别人说书论道 。
靖江王整天就只顾着当道士 , 王府事务也不管 ,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皇帝耳中 。 明孝宗很生气 , 训斥了朱约麒一顿 , 让他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 《明孝宗实录》记载:“庚戌 , 靖江王约麒屡著道士衣巾夜出至市中 , 广西守臣以闻 , 王亦自陈因患心疾至此 , 礼部请为禁治 。 上降敕谕王并本府内外官 , 令以礼匡正 , 俾慎于其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