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戴菊强|对越作战,所带部队无一伤亡,带出六个一等功,后来如何

1978年12月21日戴菊强所在的55军163师从广东揭阳出发 , 一路向西 , 走大坜 , 经肇庆 , 转茂名至钦州 , 在北上南宁 , 再由南宁经宁明至凭祥 , 全程1580多公里 。
【历史故事】戴菊强|对越作战,所带部队无一伤亡,带出六个一等功,后来如何
文章图片
其实在163师出征之前 , 上级一共给了163师两条路线 , 一条就是后来163师出征所走的路线 , 上级称之为北线 。
还有另一条南线方案:走惠州 , 经广州、佛山、阳江、湛江、钦州 , 然后走南宁 , 再经宁明至凭祥 , 全程1520多公里 。
【历史故事】戴菊强|对越作战,所带部队无一伤亡,带出六个一等功,后来如何
文章图片
当时在选择这两条路线时 , 司令部给出的意见是走南线 , 原因是线路直、路面宽、弯道少、路面平整 。
但163师师长边贵祥却不这样认为 , 对于南线行军路线他提出了自己的三点意见:
第一 , 走南线确实优点很多 , 但要考虑到这条路线上河流渡口非常多 , 其中最宽的九江渡水面 , 宽达约1200米 , 水深更是在10米以上 , 流速很快 。
163师一共1200多台大卡车 , 怎样渡河?面对这样的情况 , 架桥任务太重 , 光架设浮桥用的平板船都不知道需要多少 , 问题是在短时间内上哪找这么多的平板船?就是平板船可以征集够 , 但这肯定会给当地船民造成额外负担 , 并且还会额外负担更多军费 。
第二 , 南线行军路线紧贴海岸线 , 虽然地形开阔便于行军 , 但是也更容易被敌人的侦察发现 。
第三 , 南线行军路线 , 城镇多 , 人口稠密 , 不利于行军安全 。
对此边贵祥更倾向于走北线 , 也就是后来163师所走的路线 。
走北线的好处就在于 , 虽然在路程上比南线多走了点路 , 道路崎岖并且路窄 。 但是北线的公路大多处于河谷山川里 , 居民少 , 山高树多 , 行动隐蔽 , 这就会使越军的侦查人员不易发现我军的行动 , 还有就是这条路线上河流少 , 水流缓 , 易架桥 。
综合以上原因 , 边贵祥向司令部提出走北线为宜 。
最终经过综合考虑 , 上级同意了163师的北线方案 。
【历史故事】戴菊强|对越作战,所带部队无一伤亡,带出六个一等功,后来如何
文章图片
边贵祥
1978年12月21日 , 163师向中越边境开进 , 7天后 , 顺利到达中越边境 。
在行军过程中 , 最大的难题不是颠簸之苦 , 而是上厕所的问题 。
在行军前 , 师里已经预见到了这个问题 , 所以规定 , 所有官兵上车前全部“排空” , 途中4个小时休息一次 , 中途不许下车 , 所有人尽量控制饮水 。
俗话说人有三急 , 在车上肯定会有各种情况发生 , 所以师里为每辆车上都准备了木质加盖马桶和用竹筒以及40火箭弹空筒制造的导尿管 , 以备不时之需 。
但虽然有这些准备 , 但真到三急的时候 , 很多战士哪好意思在众目睽睽之下“大方便、小方便” , 所以很多战士都是忍着 , 直到让休息的时候 , 才会一窝蜂的随便找个地方 , 释放自己 。
戴菊强所坐的车上同样是这种情况 , 马桶、导尿筒在车上基本没有人好意思用 , 都是一路憋着 , 直到停车休息 , 戴菊强和其他战士们 , 才会争先恐后的跳下汽车 , 以最快的速度冲到公路旁 , 一字排开 , 彻底轻松一把 。
1979年2月17日 , 随着我军一阵山崩地裂般的炮击过后 , 身为二炮连炮班班长又临时兼任三排排长的戴菊强 , 带领两个炮班 , 带着两门八二无后坐力炮 , 在我国友谊关左侧的米七村附近跨越国境线 , 迅速投入作战 。
在战斗中 , 戴菊强带领的三排不畏牺牲 , 勇敢战斗 , 摧毁敌人多个火力点 , 打掉对我军威胁最大的苏制59式坦克 , 为步兵夺取多个高地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
三排在戴菊强的带领下 , 在整个战斗中 , 无一人伤亡 。
战后 , 戴菊强带领的三排荣立集体一等功 , 全连被授予个人一等功的有6人 , 而戴菊强带领的三排就独占5人 。
鉴于戴菊强的英勇表现 , 他被授予个人一等功 。
战后的戴菊强在部队被提拔重用 , 一干就是15年 , 直至转业 。
戴菊强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当中的英勇经历是怎么样的?
戴菊强转业后去了哪里?
他现在过得怎么样?
今天我们通过这一篇文章 , 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们本篇文章的主角:一等功臣戴菊强 。
【历史故事】戴菊强|对越作战,所带部队无一伤亡,带出六个一等功,后来如何
文章图片
戴菊强 , 1954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一户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 。
1974年 , 20岁的戴菊强应征入伍 , 之后一路南下 , 来到广东揭阳55军163师驻地 , 经过短时间的新兵连训练后 , 戴菊强被分到163师488团二营二炮连成为一名炮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