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一点】美特斯邦威们的自救运动

【时尚一点】美特斯邦威们的自救运动
文章图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零态LT(ID:LingTai_LT) , 作者:泰格 , 编辑:胡展嘉 , 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客户养好了 , 市场打开了 , 品牌掉队了?
欧美快时尚的日子在中国不好过 , 很多人都认为是本土快时尚品牌发展造成的 。 可反观本土快时尚产业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 尤其是那些传统的本土快时尚品牌 。
前不久 , 美特斯邦威就被爆出关店、欠薪消息 。 8月初以来 , 多名自称是美特斯邦威的员工在社交平台爆料称 , 公司自4月起拖欠薪资 , 到8月仍未发放 。 很快 , “美特斯邦威被曝大量拖欠工资”迅速冲上热搜 。
作为80、90一代人心目中潮流时尚的代表 , 美特斯邦威如今萧条的境遇不禁让人惋惜 。
除了美特斯邦威外 , 中国本土的其他快时尚品牌同样如此 。 去年因为捐款“梅开二度”的鸿星尔克 , 今年再度因捐款上了头条 。 只不过这次没有了国人的支持带来的销售提升 , 而是面临重重质疑 。 “鸿星尔克又要靠捐款提升人气了 。 ”“现在都流行用做公益来打广告了?”
销售额没有得到提升 , 还丢失了一部分“路人缘” 。 号称中国版ZARA的拉夏贝尔破产重组 , 如今电商事业也未见起色;再见的班尼路 , 也难在商场里见到…欧美快时尚品牌纷纷退出中国市场 , 本该发力的本土品牌却没能抓住机遇 , 反而不断开启自救运动 。
01本土快时尚找不到新大陆曾几何时 , 这些本土快时尚品牌也曾风光无限 。 《疯狂的石头》里 , 黄渤的一句“牌子”让班尼路红遍大街小巷;“不走寻常路 , 美特斯邦威”又勾起了多少人青春的回忆?拉夏贝尔也曾凭借着上万家门店 , 跻身女装第一大股…
可才短短几年光景 , 本土快时尚为何沦落到这般境遇?零态LT(ID:LingTai_LT)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
深陷传统经营模式 , 错失线上红利
服装做为潮流产业 , 但很多品牌经营模式都还保留着10年、20年前的样子 。 拿美特斯邦威来讲 , 作为休闲服领域的开创者 , 当时美邦实行的轻资产运营模式 , 是将生产和销售放在外部 , 在那个年代十分有利于企业迅速崛起 , 扩张规模 。
当时这种方式十分先进 , 但这种模式也极度依赖设计师对于时尚风向的把控和理解 , 一旦对消费市场趋势拿捏不好 , 就容易生产出不被大众接受的产品 , 让线下店铺沦为“闲置的库房” 。
而电商这种更轻的经营模式出现 , 美邦的线上扩张 , 无疑是为以后的败局埋下伏笔 。
实际上 , 2012年 , 美邦的业绩就出现了下滑 , 营收同比下降4% , 净利润同比下降30% 。 当年年报官方对于数据下滑的解释是因为库存商品的大量积压、国内外快时尚品牌竞争压力分走市场 , 还有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发生改变 , 更习惯在网上购买服装 。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 在过去10年电商得到发展 , 服饰行业的线上渗透率从2010年的0.4%增长到2020年的36.6% 。
此后几年 , 美邦一直在试图转型 , 花了上亿元建设自有电商渠道和APP , 却无疾而终 。 外加线上与线下团队之间的信息不成通路 , 不但没有解决实体困境 , 反而加剧了成本 。
品牌们往往习惯了成熟的经营模式 , 不愿意跳出舒适圈 , 就会错失一波红利 。
【时尚一点】美特斯邦威们的自救运动
文章图片
▲图:美特斯邦威官微
定位不清 , 核心优势散尽
快时尚品牌的核心优势是“快” , 但随着服装行业进入信息化时代 , 没有任何一套模式或系统 , 快得过融合了供应链优势的互联网 , 妄图通过商业模式的改变 , 生产方式的改变去与互联网拼速度是自掘坟墓的事情 , 慢下来的快时尚注定被卷死 。
新崛起的一些电商类快时尚品牌 , 因为没有线下实体店 , 只负责设计和在淘宝店铺零售 , 生产交给代工厂进行 , 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要比传统本土快时尚品牌快的多 , 价格也能卖得更低 。
面对电商冲击 , 很多传统快时尚品牌为了快而快 , 开始在产品上“下功夫” , 降低产品质量 , 追求出品速度 , 低价模式不仅没有挽回消费者的心 , 反而还拉低了品牌调性 。
最典型的案例 , 就是拉夏贝尔 , 曾被称为中国版ZARA的女装快时尚品牌 , 如今却破产重组 , 这样的结果有网友用一句话就总结了:“现在买得起你家的衣服的人 , 已经看不上你家的衣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