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永绵奕载奉慈娱—乾隆帝后裔传承的故事(三)

三、皇六子质亲王永瑢一系:
永瑢生于乾隆八年十二月(阳历是1744年1月) , 与皇三子循郡王永璋同母;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月 , 永瑢十六岁时 , 奉旨迎娶了孝贤皇后(乾隆帝已经去世的嫡妻 , 永瑢嫡母)的侄女富察氏为嫡福晋 。 同年冬天 , 乾隆帝将永瑢出继给慎郡王允禧(乾隆帝二十一叔、已经去世且无嗣)为嗣孙 , 降等承袭了贝勒爵位(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 永瑢晋封质亲王) 。
永瑢共有六子 , 但长子绵聪、次子绵爱、三子绵慈、四子绵信、六子绵意都在幼年时夭折(其中长子绵聪在即将成婚的十五岁时早逝) , 只有第五子绵庆长大成人(也许是乾隆帝年老忘事 , 当年他亲自给族孙诸尔杭阿改名为‘绵庆’ , 现在又给这个亲皇孙赐名“绵庆” , 和远房族兄同名 。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 史书上就没有记载 。 )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 四十八岁的永瑢患病去世 , 唯一在世的儿子绵庆降等承袭了多罗质郡王爵位;嘉庆九年(1814年) , 二十六岁的质郡王绵庆去世 , 独子奕绮降袭贝勒;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 奕绮去世 , 没有留下子嗣 , 永瑢一系嫡系血脉断绝 , 所以永瑢的嫡系血脉断绝 。
为了延续六伯的身后祭祀 , 道光帝将四伯履郡王永珹的嗣孙奕纶(实际上是十一伯成亲王永瑆之孙、承继永珹独子绵惠之嗣)第十一子载华过继给奕绮为嗣子 , 以奉永瑢、绵庆、奕绮的祭祀 。 同治四年(1865年) , 载华因犯事被革爵、退回原宗 , 同治帝再以奕纶第九子载钢为奕绮的嗣子 , 继承永瑢、绵庆、奕绮这一系的香火 。
七、皇七子哲亲王永琮一系;
永琮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四月初八 , 正好是佛诞日 , 其生母为皇后富察氏(孝贤纯皇后) , 这也是乾隆帝的第二个嫡子 。 时隔八年再获嫡子 , 让乾隆帝欣喜若狂 , 为嫡次子赐名为“永琮” , 想让永琮承继宗庙的意思显露无疑(“琮”是上古时祭祀所用的贵重礼器之名 , 有承继宗庙的含义) 。
【爱历史】永绵奕载奉慈娱—乾隆帝后裔传承的故事(三)】乾隆十二年(1747年)四月初八 , 在永琮刚满一周岁时 , 乾隆帝便急不可耐地准备密建皇储 , 预定于当年冬至时正式把永琮密立为储君 。 可就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一月 , 永琮突然罹患天花 , 预定的冬至建储之事被搁置 。 乾隆十二年除夕(阳历是1748年1月) , 重病中的永琮重蹈其同母兄端慧太子永琏的覆辙 , 不治而夭折了 。
【爱历史】永绵奕载奉慈娱—乾隆帝后裔传承的故事(三)
文章图片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 , 乾隆帝在无尽的悲痛中发布上谕 , 说明永琮已经被选为嗣君人选 , 只因永琮突然患病、最终夭亡 , 所以才没正式建储 。 永琮是皇后所出的嫡子 , 身份贵重 , 其葬礼典仪应高于前朝 , 并追谥为“悼敏皇子” , 安葬于端慧太子永琏的朱华山皇太子陵中 。
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 , 永琮的弟弟嘉庆帝追封七哥为和硕哲亲王 , 但由于永琮年幼夭折 , 所以没有给他立嗣 , 永琮身后绝嗣 。
八、皇八子仪亲王永璇一系:
永璇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 , 与皇四子永珹、皇十一子永瑆同母 , 生母都是淑嘉皇贵妃金氏 。
永璇一生都因为生母金氏的家族是包衣出身的身份 , 及自己举止轻浮 , 行事毛躁 , 性格孤傲乖戾的性格被皇父乾隆帝所轻视 , 在兄长永璜、永琏、永璋、永琮、永琪先后去世 , 永珹、永瑢又出继宗室后 , 永璇已经是乾隆帝在世的皇子中、排行最前者 , 但他从未被乾隆帝所关注、并考虑过立其为储 。
永璇只有两个儿子 , 长子绵志 , 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次子绵懋 , 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 。 不过绵懋两岁时就夭折了 , 所以永璇只有绵志这一个长大的儿子 。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三月 , 永璇晋封多罗仪郡王 ,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 , 太上皇帝乾隆帝刚刚驾崩 , 永璇就被十五弟嘉庆帝晋封为和硕仪亲王 。 此后 , 永璇作为皇家富贵闲人享了三十多年的清福 , 直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 , 八十八岁高龄才无疾而终 。 永璇是乾隆帝最后去世的皇子 , 同时也是整个清朝最长寿的皇子 。
永璇去世后 , 由其唯一在世的儿子绵志降袭仪郡王 , 不过两年后 , 六十七岁的绵志就病逝了 , 由第四子奕絪袭贝勒 。
九、皇九子一系:
乾隆帝第九子生于乾隆十二年(1748年) , 与皇四子永珹、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同母 , 为淑嘉皇贵妃金氏所出 。 乾隆十三年(1749年) , 皇九子因病夭 , 未有名 , 也无封爵 , 绝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