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响堂铺伏击战,八路军警戒部队报告后方出现日军,徐向前为何认为情报有误?

日军于1937年11月8日攻陷太原后 , 蒋让其嫡系汤恩伯(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率部进入晋东南协助阎锡山防御 , 汤部的到来惹的阎锡山非常的不高兴 , 主要的原因是该部的军纪太差 , 让晋东南舆论哗然 。 不过汤恩伯出于保存实力也不愿意和日军硬拼 , 不久后带部队又回到了河南 。
汤恩伯撤离山西 , 傅作义去了绥远单飞和晋绥军割裂 , 阎锡山在太原会战中兵力损失过半 , 此后对日作战也很不积极 , 率部游弋于黄河两岸多头下注;此时的山西抗战进入了以八路军为主体的阶段 。
1937年11月13日 , 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在山西省和顺县石拐镇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 , 刘伯承在会上总结了抗战爆发以来的经验教训 , 部署了全师下一阶段的任务 , 即迅速的化整为零 , 组成工作队和游击支队 , 分散到各地发动群众 , 开展游击战争 。
【历史故事】响堂铺伏击战,八路军警戒部队报告后方出现日军,徐向前为何认为情报有误?
文章图片
太原会战后 , 日军虽然完成了战略目的 , 但是由于其兵力有限 , 只能控制山西大部分的县城和主要交通线 , 乡村一级大部处于真空状态 , 八路军129师各团、营、连分散行动开辟根据地 , 晋东南的抗日武装蓬勃发展 , 根据地也不断发展壮大 。 八路军相继粉碎了日军的六路围攻 , 取得了凤凰山、长生口、神头岭等战斗的胜利 , 予日军以重创 。
1938年3月下旬 , 日军一部向晋西的黄河渡口进攻 , 企图夺取各渡口后再向陕西方向前进 , 去晋西的日军要通过八路军控制的晋东南和吕梁地区 , 129师的刘、邓等决定 , 在日军从晋东南至晋西的运输线上来一次大的伏击 , 让日军的西进因补给不足而失败 。
邯长公路(河北邯郸至山西长治)上有一个叫响堂铺的村镇 , 这一段公路在峡谷之中 , 长约30多里 , 公路以南是高山峻岭 , 公路以北有起伏的高地 , 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设伏地点 , 这一段公路日军的汽车往返不断 , 日夜运送物资 。 于是伏击地点便设在了这里 , 战斗由129师副师长徐向前指挥 。
【历史故事】响堂铺伏击战,八路军警戒部队报告后方出现日军,徐向前为何认为情报有误?
文章图片
徐向前令129师第771团(团长徐深吉)为右翼、第769团(团长陈锡联)为左翼、772团(团长叶成焕)为预备队 , 开赴响堂铺一带的设伏地点 , 3月30日午夜 , 各参战部队秘密进入了预设的伏击区域 , 其中769团由徐向前亲自带领进入响堂铺东北方向预伏地区 。
一切准备就绪 , 就等日军运输队通过 , 可是在3月31日早上七点多 , 却出现了一个紧急情况 , 徐向前接到772团的报告 , 说八路军伏击部队的后方区域 , 出现了数百日军 , 这可是一个新的情况 , 难道是日军有所察觉?772团向徐向前请示要不要撤离阵地 , 以防被日军包抄后路?
这种突发的意外情况是非常考验指挥员的临机决断能力的 , 如果现在撤退原定的伏击战便打不成可 , 徐向前马上做出判断 , 认为如果日军发现八路军的企图 , 那么不会只派几百人前来的 , 他立刻命令772团不要打草惊蛇 , 也不要惊动这股日军 , 同时徐向前派作战参谋去一线探查敌情 。 结果经过查证 , 是772团误报了情况 , 他们看到的日军其实是一些赶着牲口过路的老百姓 。
【历史故事】响堂铺伏击战,八路军警戒部队报告后方出现日军,徐向前为何认为情报有误?
文章图片
这虽然是个战前的小插曲 , 但如果不是徐向前认为情报可能有误的话 , 这次伏击战很可能就打不起来了 。 到了早上8时 , 前方警戒部队报告 , 日军山田辎重部队所属2个连的汽车中队及护送队400余人向八路军设伏区域开进 。 9时许 , 日军车队全部进入 , 徐向前一声令下 , 769团、771团全线出击 , 迅速将日军分割包围 , 经过数小时激战 , 全歼该股日军 。
响堂铺伏击战 , 日军辎重部队及护送队除30多人逃跑外 , 其余400余人被全歼 , 缴获各类枪械二百余支 , 轻重机枪十五挺 , 迫击炮4门 , 180多辆辎重汽车被全部摧毁 , 日军从东阳关和黎城方向派来的援军也被772团击溃 。
【历史故事】响堂铺伏击战,八路军警戒部队报告后方出现日军,徐向前为何认为情报有误?】参与伏击战的三个八路军团长 , 陈锡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 徐深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 叶成焕在十几天后的长乐村之战(歼灭日军2200多人)中壮烈牺牲 , 年仅24岁 , 他是八路军当时最年轻的团长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