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价格水涨船高

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后 , 如今已进入“快车道” 。 14年前 , 微芯生物将其在研产品西达本胺以2800万美元的价格授权给美国HUYA公司 , 开创了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的先河 。 今天 , 中国初创公司天境生物的一款在研单抗授权价格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
天境生物创始人臧敬五博士周一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形成趋势 , 把中国的创新真正推到了全球 。 希望今后新药研发能快速发展 , 让中国创新生物药在全球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更高的地位 。 ”
生物药企从创新到价值转化
臧敬五表示 , 中国的转化医学发展非常快 , 这对于创新药而言非常关键 。 “这会大幅缩短临床研发的时间 , 更大地提高药物的可靠性和成功率 。 ”他表示 , “天境生物已经开始布局 , 并成立了转化医学研究部 , 主要研究分子标记物在临床的效果 , 来加速新药开发的进程 , 提高成功率 。 ”
上周五 , 美国生物制药巨头艾伯维公司(AbbVie)与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天境生物达成一项总额接近30亿美元的授权协议 , 艾伯维将向天境生物支付1.8亿美元预付款及2000万一期临床里程碑付款 , 用于在全球开发和销售天境生物的一款CD47单抗药lemzoparlimab(TJC4) 。
这项授权协议也刷新了中国创新生物药的对外交易纪录 , 成为一起“世界级的交易”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梳理资料发现 , 自2007年微芯生物的西达本胺以2800万美元价格授权给美国HUYA公司以后 , 和黄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恒瑞医药、传奇生物、复宏汉霖等中国生物科技公司也先后与跨国制药巨头达成新药授权协议 , 其中百济神州2017年7月与新基(Celgene)达成的BGB-A317的授权交易总金额最高 , 接近14亿美元 。
2018年起 , 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进入爆发期 , 当年的新药对外授权数量达到了9个 。 2019年的中国新药对外授权数量也达到了5个 , 其中包括复宏汉霖就HLX10若干适应症向KGBio公司授出开发及商业化的独家许可 , 该交易预付款达到6.8亿美元 。
微芯生物创始人、董事长鲁先平博士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14年前 , 没有人相信中国药企能创新 , 所以新药授权的价格比较低 , 但是今天 , 我们已经把天地占下来了 , 中国企业的能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 新药授权的价格也就变高了 。 所以这是一个螺旋式的前进 。 ”
鲁先平还告诉第一财经采访人员 , 新药的对外授权 , 一般是两种情况 , 一是在科学上特别领先的创新药 , 另一种是企业出于商业考虑 , 寻找有商业价值、能够补充其产品链的药物 。
多数创新药企仍处亏损阶段
目前大多数中国初创生物药企仍然处于研发投入阶段 , 尚无药物销售方面的营收 。 对外授权费用将成为企业发展初期的重要收入来源 。
天境生物首席财务官朱杰伦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未来短期几年内 , 对外授权的收入比重会更大;而随着更多的产品获批上市 , 产品销售的收入的价值会在长期逐步体现 。 ”
根据天境生物8月31日公布的最新业绩 , 公司截至6月30日的半年报显示 , 天境生物上半年营收为零;研发费用为4.42亿元 , 同比增长67%;净亏损5.8亿元 , 归属公司普通股股东每股净亏损为4.78元 , 去年同期为亏损119.34元 。
尽管研发费用占了大多数生物科技公司的重要支出部分 , 但是臧敬五告诉第一财经采访人员 , 研发支出与对外授权所得费用相比 , 仍然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
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创始人都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他们也在关注潜在的新药对外授权 , 希望通过与跨国药企建立合作关系 , 共同进行研发以及临床试验等 , 发挥协同效应 , 满足不同类型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 。
从授权的创新药种类来看 , 用于肿瘤治疗的药物最受青睐 , 这与国内药企的产品线布局情况相符 , 这也表明跨国药企一直都在积极拓展自身肿瘤产品管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