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海外网评:疫苗厂商联合抵制,美国FDA“黄金标准”失了色


海外网|海外网评:疫苗厂商联合抵制,美国FDA“黄金标准”失了色
本文图片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图源:FDA官网)
据美国媒体9月5日报道,包括美国的辉瑞、莫德纳、强生,英国的葛兰素史克、法国赛诺菲等在内的全球多家新冠疫苗研发公司正计划发表公开联合承诺,如果没有得到广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测试数据,不会将任何新冠疫苗送交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审批 。 长期以来,制药行业一直将FDA的审批作为安全和疗效的“黄金标准”,但在FDA本身就深陷“政治化”漩涡的当下,“黄金标准”显然失了色 。
这些在研发疫苗上彼此竞争的制药厂商们“一致对外”的首要原因,是FDA在疫情期间做出了多项极具争议性决定:8月23日,FDA发布紧急授权书,允许医院使用恢复期血浆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然而美国公共卫生专家认为该治疗方法并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以证明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3月28日,FDA授权将氯喹和羟氯喹用于新冠病毒肺炎治疗,然而随后的数据显示,这两种药品在治疗患者方面并没有显著效果,反而还会产生一些严重副作用 。
然而,FDA这些决定却受到了特朗普政府官员的称赞,特朗普本人不但在多个场合力推羟氯喹,他本人还在5月份服用过羟氯喹;而FDA曾做出的推迟授权血浆疗法的决定,却被特朗普批评含有“政治动机” 。 可以说,正是FDA在新冠疫情期间做出的一系列不完全符合科学标准、更像是在迎合白宫“政治议程”的决定,令各大制药厂商对FDA能否做出科学的决定产生了疑虑 。
制药厂商们“一致对外”,也与当下制药商、特别是疫苗厂商面临的困境密切相关 。 多年来,疫苗在欧美国家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其背后有严肃的社会、政治、宗教和文化冲突 。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9月6日援引民调机构YouGov所做的调查称,如果新冠疫苗在美国免费上市,只有21%的美国人表示自己会尽快接种疫苗,这一数据竟然比7月还下跌了11个百分点,另有58%的人表示自己会考虑,但会先观望其他人再决定 。 这种情况在欧洲也不罕见:德国《明星》周刊8月22日的报道称,将近20%的德国民众不愿接种新冠疫苗;《赫芬顿邮报》7月份的调查显示,32%的法国人表示不会接种疫苗;英国《卫报》则称1/6的英国人不愿接种疫苗 。
在有深刻“反疫苗”西方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各大制药商在推出新冠疫苗问题上自然更会谨慎行事 。 莫德纳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特凡纳·邦赛尔就公开表示,该公司正在放慢其试验的登记速度,以纳入更多来自高危群体的患者,公司“宁远有更多多样化的参试者,多花一周时间” 。
制药公司在研发疫苗上的审慎,也跟当下美国大选日益白热化有关 。 美国媒体分析称,由于在民调——特别是多个关键战场州民调上持续落后于拜登,特朗普急需制造政绩来吸引摇摆选民的支持 。 对特朗普来说,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获得美国政府大笔资金支持的制药公司在“关键时间点”推出疫苗,无疑是绝佳利好 。 而制药公司显然不愿冒着损失公司长期利益的风险为其“背书” 。 因此,尽管特朗普和美国疾控中心(CDC)官员近期不断宣称美国能够在10月底或11月初推出新冠疫苗,但制药公司对这种说法始终谨慎态度,并不愿随白宫起舞 。
归根结底,制药公司不愿将疫苗提交FDA审批,再度凸显了疫情之下美国国内“科学抗疫”和“政治抗疫”之间难解的矛盾 。 自疫情暴发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将政治议题置于应对疫情之前,不但拒绝听从防疫专家的建议,还将一些指出白宫和卫生部门防疫不力的官员解职,被称为“抗疫队长”的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竟然在今年4、5月份离奇神隐 。 同时,在白宫的压力下,作为应对疫情关键部门的CDC也是昏招迭出 。 近日,CDC悄悄修改了防疫指南,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如果无症状,就不需要接受强制检测 。 消息被曝光之后,美国国内一片哗然,不少专家批评CDC此举将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置于危险之中,更担忧这些改变意味着CDC正遭到特朗普和他任命的政治官员的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