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毛泽东决策对印自卫反击作战( 六 )
会后 , 他又布置:要多准备些猪肉 , 要把各团电影组组织起来 , 把军区文工团调到前方 , 以鼓士气 。
10月20日7时30分 , 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 , 我人民解放军的炮火便铺天盖地向入侵克节朗的印军阵地倾泻 。 9时30分 , 印军的第一个据点被攻下 。 到晚上8时多 , 克节朗战役即告结束 。 张国华耸耸肩 , 笑了: “这样容易取得的胜利 , 我当兵33年 , 还是头一次!”
23日 , 中央致电称赞:“作战部队在高原严寒的困难条件下 , 斗志昂扬 , 艰苦卓绝 , 勇猛作战 , 干脆地歼灭了敌人 。 ”军区前指刚刚收到这一鼓励电 , 还没来得及转发 , 又收到中央收回该电的通知 。 张国华心头一紧:出什么事了等他收到第二封电报时 , 心中的疑团才渐渐解开 。 后一封电报只比前一封电报多了两句话:一句是 “捷报频传” , 另一句是颇带感情色彩的“中央、军委极为高兴” 。 为什么又收回前封电报呢?张国华寻思:看这口气 , 很像是毛主席亲自加的两句话 , 他的高兴溢于言表 , 他希望电报能更大地鼓励前线士气……是的 , 一定是的!
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 , 张国华指挥的两次战役和一些零星战斗都取得了胜利 。 歼敌 3个旅 , 生擒王牌旅长达维尔和另一名准将旅长辛格 , 共毙、俘敌7000余人 , 占整个中印边境反击战战果的80% 。 中方作战部队也付出了代价 , 伤亡1460人 。 重要的是 , 在和平时期取得了作战的经验 。 战后 , 许多战斗骨干被输送到其他部队 。 1963年 , 张国华还根据毛泽东的提议 , 为中央警卫团抽调了12名参加过战斗的连长、排长 。
■张国华回京向中央工作会议汇报 。 走上怀仁堂主席台时 , 他左看看 , 右瞧瞧:自己的座位被安排在毛、刘两主席中间 。 毛泽东的结论是:撼山易 , 撼解放军难
1963月 , 张国华回京参加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 。 秘书通知他 , 主席要亲自听他汇报 。 张国华有些发怵:“叫别人汇报吧 。 ”
“不行 , 主席点名要听你讲 , 说你一直在前线 , 最有发言权 。 ”
张国华心里忐忑不安 。 他知道主席听部下汇报时最喜欢插话提问 , 即兴发挥 。 他生怕哪个细节疏漏 , 对答不妥……看来 , 只好加紧准备汇报提纲了 。 准备完了 , 他还觉得没把握 , 就把提纲送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审阅 。 罗瑞卿在上面批了一行字:“此件看了 , 很好 , 请照此向中央工作会议汇报 。”
2月19日下午 , 汇报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 。 当张国华走上怀仁堂主席台时 , 原来泰然自若的神情忽然间又变得紧张起来 , 好像所有的目光都向他射来 , 对着他笑 。 他朝左边看看 , 又朝右边看看 , 自己的座位竟被安排在毛泽东和刘少奇两位主席中间!他也记不得是怎样走到自己座位上去的 。 人在太紧张时 , 反而抛弃了一切杂念 。 他开导自己:麦克风又不是机关枪 , 怕什么!反正是我亲身经历的事 , 就照直说 。
当他谈到有些部队参战太仓促时 , 毛泽东果然插话了 , 说:“那个五十五师 , 从青海的西宁出发 , 用卡车送 , 就是在路上动员的 , 差不多一到就打 。 一三〇师在四川是个生产部队 , 放下锄头就上车 , 一到就打 , 就在汽车上做动员工作 , 很仓促 。 ”毛泽东一指张国华:“就是你这个将军也是临时派去的嘛 。 ”
毛泽东鼓励张国华继续说 。 当张国华说到“这场斗争是一场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时 , 毛泽东又愉快地插话:“要注意军事 。 只搞文 , 不搞武 , 那个危险 。 各大区、省委的同志都要准备打仗 , 要练兵 , 每年要有8个月 。”毛泽东侧过脸 , 笑眯眯地望着张国华 , 半开玩笑地说:“你也是书记嘛!一打仗 , 你那个病也就好了 。 ”毛泽东磕磕烟灰 , 又补了一句:“当然有病还是要治的 。 ”
张国华接着说:“中央军委和总部在作战中的每一重大转换时节 , 都给我们作了及时、具体而又详尽的指示……”
- 北晚新视觉网|而照片里另一个人却没能等到胜利,开国大典毛泽东像来自一张合影
- 上观新闻|让毛泽东感叹“蕴藏大乱”,隋文帝杨坚有啥致命伤
- 尼克松|毛泽东解冻中美关系的战略决策与谈判策略(上篇)
- 彭德怀|关于出兵朝鲜,毛泽东曾有一封没发出的回电
- 彭德怀|家国情怀:毛泽东、彭德怀在出兵朝鲜前夕的两场“特殊安排”
- 原子弹|毛泽东所说“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意味着什么?
- 杨勇|志愿军回国,杨勇洒泪相别,周恩来微醺庆功宴,毛泽东一句话让门外的少将们欢快地像个孩子
- 杨开慧|毛杨婚姻:10年婚姻,毛泽东写下三首情诗,一生未有一张合照
- 国民党|毛泽东惊人的凝聚力和罕见的感召力是如何形成的
- 故宫|毛泽东为何生不入故宫,死不入八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