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特种部队:蛇眼起源》里蛇眼有多特别,能不能对视?( 二 )


瞎眼的“盲蛇”
盲蛇科(Typhlopidae)是由德国两栖爬行动物学家布莱修斯·梅雷姆(Blasius Merrem)于 1820年命名的 。 这类蛇的眼睛以“一个黑点”的形态、憋屈地隐藏在眼鳞之下 。 更扎心的是 , 它们不但眼睛小 , 体形也小 , 其外形乍一看还以为是蚯蚓呢!
它们的生活习性居然也像蚯蚓 , 经常在天刚蒙蒙黑 , 或下完雨后的地面活动 , 有时还可能“潜伏”在砖瓦 , 甚至花盆下 。 它们爱吃昆虫、多足类 , 也爱吃蚯蚓 。 最大的盲蛇是生活在非洲东部、南部地区的施莱格尔巨盲蛇(Afrotyphlops schlegelii)全长约775mm , 虽然算“盲蛇中的巨人” , 但它的眼睛还是很小 , 下图圈红的地方就是 。
施莱格尔巨盲蛇 , 由意大利爬行动物学家乔瓦尼·朱塞佩·比安科尼(Giovanni Giuseppe Bianconi)于1847年命名 , 其名称是为纪念德国爬行动物学家赫尔曼·施莱格尔(Hermann Schlegel)(图源:hyperleap)
赫尔曼·施莱格尔(1804年-1884年)(图源:wiki)最小的盲蛇是typhlops reuteri , 全长约95mm , 它是马达加斯加的特有物种 , 嗯……如图所示 , 我们基本已经不可能通过常规拍摄看到它的眼睛了……
、typhlops reuteri由德国动物学家奥斯卡·博特格(Oskar Boettger)于 1881年命名 , 其命名是为纪念采集到这种盲蛇标本的C. Reuter 。 (图源:hyperleap)
奥斯卡·博特格(1844年-1910年)(图源:wiki)也许你这时正在吐槽:看不清盲蛇的眼睛!(别怕 , 来个清楚的)
摄于泰国和东帝汶的钩盲蛇(Indotyphlops braminus , Daudin , 1803)钩盲蛇主要分布地是非洲、亚洲 , 不过如今在大洋洲、美洲地区地均能找到它们的踪影 。 在我国浙江、福建、湖北等南方省份亦有广泛分布 , 民间俗称“铁丝蛇”、“地鳝” 。 (图源:wiki)
从图中可以看出 , 钩盲蛇的双眼已经退化成两颗小圆点 , 一些学者认为 , 它的眼睛基本已失去视觉 , 不过可能仍有一定的感光能力 。
“迷人眼”的绿瘦蛇
哪类蛇拥有“蛇界”最美之眼呢?长着一双“迷人眼”的绿瘦蛇当之无愧 。
拍摄于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的绿瘦蛇 , 这忧郁的小眼神啊 , 爱了爱了!(图源:wiki)
绿瘦蛇的眼睛很大 , 呈卵圆形 , 更长着迷离的“横置”瞳孔 , 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 。 再加上它身形如长边 , 通身绿色 , 又是树栖蛇类 , 挂在树上的时候 , 宛如一位正在沉思的“绿美人” 。 与前面的蛇不同 , 绿瘦蛇的眼睛既美丽又好用 , 其视力特别发达 , 具有“立体视觉” 。
它观察物体的时候 , 不仅能感知物体的立体形状 , 还能分辨出不同物体的远近及相互关系 。 基于这一点 , 和很多在夜间捕猎的蛇不同 , 绿瘦蛇是在白天捕猎的 。 而且 , 别看它不动的时候“静若处子” , 一旦动起来 , 速度可是很快的 , 能抓住蜥蜴、蛙类 , 甚至是小鸟这样的猎物 。
绿瘦蛇(Ahaetulla prasina)由荷兰植物学家卡斯帕·乔治·卡尔·莱因沃特(Caspar Georg Carl Reinwardt)于1827年命名 。 原产于亚洲南部 , 我国南方部分省份有分布 , 民间也俗称“蓝鞭蛇”、“鹤蛇” 。
卡斯帕·乔治·卡尔·莱因沃特(1773年-1854年)(图源:wiki)
近年来 , “蛇宠文化”兴起 , 绿瘦蛇因其超高的颜值备受饲养家的青睐 , 虽然目前它们的保护状况仍属于无危(LC) , 但蝌蚪君认为 , 我们应该还这种美丽的生物以自由之身 , 让它在大自然中显得更加美丽 。
参考文献:赵尔宓:《中国动物志爬行纲 第三卷 有鳞目 蛇亚目》 , 科学出版社 , 1998马克?奥谢等《两栖与爬行动物:全世界400多种两栖与爬行动物的彩色图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2005马海玉:赵宝沟文化两件尊形器上的动物形图案研究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年第3期肖剑等:蛇红外视觉灵敏性的神经学机理《工程热物理学报》 , 2008年第6期\"Anguis fragilis\". The Reptile Database. Retrieved 2021-04
Beolens Bo; Watkins Michael; Grayson Michael (2011). The Eponym Dictionary of Reptile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xiii + 296 pp. ISBN 978-1-4214-0135-5. (Rhinotyphlops schlegelii p. 235).
END
作者:考古学齑 ,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硕士 , 商周考古方向 。
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转载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