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课植园的联想 在江南园林品味古人的诗与远方( 四 )


稻田旁要一幢漂亮的洋楼干什么?原来 , “耕九余三”堂门口曾有九亩水稻田 , 这里培育的“青角薄稻米” , 是当年青浦地区和朱家角盛产的品牌 。 人们通常认为“耕九余三”针对的是人和地 , 殊不知商人出身的马文卿追求的是同样“耕九余三”的利润 , 即科学种田 , 提高产量 , 提升品性 。 拥有中西学养背景的马文卿 , 有意让课园的“学千悟万”往经学线装书上靠 , 让植园的“耕九余三”往科学试验田上靠 。 于是 , 偌大的课植园便有了两种风格和功能迥异的主题建筑 。 或许“课与植”在定位之初就不仅仅是传统的“耕读情调” , 更暗含了经学与科学的中西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