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亏损的云服务行业,阳谋涌动( 三 )


腾讯云的突破口则在于其投资的多家明星公司的云服务合同 , 如滴滴出行、小红书、斗鱼……逐渐打开了局面 , 而且 , 腾讯还利用在游戏领域的技术积累搞定了大部分游戏公司 , 以此为突破口 , 将业务逐步推进到政务、金融、工业等领域 。
而华为则是从硬件切入 , 算是“半路出家” 。 但无一例外 , 上述云计算三巨头都将目光投向了“生态” 。 2018年 , 华为云提出“黑土地”理念 , 即所有的应用都孕育、生长在云计算的土地上 , 随后华为又先后提出“普惠云”、“智能体”概念;阿里方面 , 2019年6月18日 , 钉钉被并入阿里云智能事业群 , 一年后阿里云总裁张建锋推出“云钉一体”战略 , 为阿里云拓展了向上和向下延伸的价值 , 同时也是阿里云向PaaS层延伸的抓手;腾讯方面 , 设立SaaS生态计划 , 以协助SaaS供应商的发展及促进企业客户的数字化 , 并推出了企业应用连接器 , 实现横跨不同SaaS产品的统一账户登录及数据连通 , 使SaaS供应商更有效地开发及交付产品 , 同时协助企业客户更好地协调多项SaaS解决方案 。
为了能将生态落实到位 , 2020年 , 阿里云宣布要在云计算领域投资2000亿元 , 腾讯则表示要投入5000亿 , 9月底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 , 华为云CEO张平安表示 , 华为在“云”研发上的投资已超1000亿人民币……
显然 , 在实现盈利之前 , 与计算厂商的投入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 尤其是在云服务市场尚处于增量阶段 , 各家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获取更多的用户订单 ,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 除了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投资之外 , 构建生态、算力等差异化竞争优势将至关重要 。
政务云巨头争雄
滴滴赴美IPO以及之后的一系列风波 , 让更多人关注到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
实际上 , 云计算的安全问题始终是外界对于云厂商的核心要求之一 , 而对于此项要求最为严格的当属政务云 , 而恰好 , 政务云是整个云计算行业中最具潜力的细分市场 。 同时 , 对于云服务厂商而言 , 政务的G端是一个旱涝保收的市场 , 在这个市场上 , 尽管基于IaaS的盈利点依然低 , 但单量大 , 足够稳定 。
因此 , 知名券商中信建投曾分析指出 , 云厂商的收入增长速度高于我国主流互联网公司的增长速度 , 政企客户正逐步接力互联网客户成为云厂商未来主要增长的驱动力 。 Frost & Sullivan的报告显示 , 2019年 , 互联网行业客户的份额占比降到了三分之一 , 中国政务云则实现了高增长 , 政务云规模占比约为29% 。
更重要的是 , 这种高增长还将持续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计 , 至2023年政府和大型企业上云率将超过 60% 。 而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政务云行业研究报告》预测 , 2023年政务云市场规模将达到1114.4亿元 , 年复合增长率为20.6% 。
现在 , 这一趋势又迎来了政策上的推动力 。 8月 , 天津市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国企上云工作完善国资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 要求企业已部署在第三方公有云平台的信息系统 , 租约到期日起2个月内全部迁移至国资云 。 此前 , 四川、浙江国资云项目建设都已开始 。
在这一项目大潮中 , 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PaaS层公有云厂商将通过技术手段赋能国资云平台建设 。 政务等传统领域要求云厂商除了交付标准的产品外 , 更需要躬身入局提供项目制式的服务能力 , 更懂业务、流程、更强调时时在线的服务能力 , 而非产品型的或者通用型平台 。
华为云 , 无疑是政务云中最受关注的一个 。
不久前 , IDC发布报告显示 , 中国政务云基础设施市场的总规模达到了270.6亿元 , 增长高达24.03% 。 其中华为云在政务云市场占有率32.2% , 浪潮云、紫光等厂商排名第二、三位 , 也高于阿里云、腾讯云等行业巨头 。
据媒体报道 , 从去年12月底到今年6月 , 从最北边的黑龙江 , 西至甘肃、陕西和四川 , 中至湖北 , 南到湖南、云南 , 华为三位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胡厚崑、郭平轮分别进行了密集拜访 。 为更好服务政府用户 , 华为从2019年底进行了更为细化的架构调整 , 将政府业务又细分了数个组织一一对应国家部委 , 比如海关、水利部、工商总局等 。
实际上 , 华为最初就是凭借“安全”开始受到政企用户的青睐 , 华为也为此制定了“上不做应用 , 下不碰数据 , 不做股权投资”的“三不”市场策略 , 到了2020年 , 这一策略又增加了“赋能应用、使能数据、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的“三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