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事信息网|西部陆海新通道持续释放磁场效应

【国际海事信息网|西部陆海新通道持续释放磁场效应】
国际海事信息网|西部陆海新通道持续释放磁场效应
文章图片
11月18日 , 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发布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助理、科技信息部主任何辉、中物联规划研究院院长李锦莹及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商务厅、交通运输厅、自治区北部湾办、南宁海关、北部湾港务集团、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等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启动仪式 。 2019年8月国家颁布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 , 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形成西部12个省区市和海南、广东湛江“13+1”合作共建机制 , 并辐射形成了横跨南端东南亚地区到大西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海铁水航空等多式联运的统一物流网 , 联通全球92个国家、234个港口 。 构建指数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陆海新通道自2017年3月启动建设以来 , 取得了显著成效 , 已迅速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大通道骨架 , 并于2019年8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 今年前三季度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3174列、增长109%;北部湾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完成2.2亿吨、351.4万标箱 , 分别增长19.61%、34.93% , 一系列快速增长的数据充分凸显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强劲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 鉴于上述情况 , 中物联物流规划研究院自2019年起 , 在自治区通道办支持下 , 进行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设立方案的初步沟通交流 , 并成立工作组 , 协同专家进行了指数的调研、分析、研究、计算等工作 , 最终于2020年06月通过了由国内顶尖指数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的评审 , 形成了初步研究成果并发布 。 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首期为113.2(发展指数以100为分水岭 , 大于100代表呈发展趋势、小于100代表呈减缓趋势) , 与一带一路“五通”指数研究报告相呼应 , 同时呈现增长趋势 。 其中 , 规模发展指数、质量发展指数和竞争力发展指数分别为102.4、98.7和131.3 , 上述数据反映出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在2020对比2019年上半年 , 通道规模不断扩大 , 通道竞争力显著提升 , 但短期内还存在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不同步的现象 。 “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体系的构建 , 对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一是通过数据表征 , 可充分展现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展成果 。 为全社会了解西部陆海新通道提供一个简约直观的渠道 , 为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果共享提供数据表征 , 也将成为通道发展的风向标 , 为通道沿线地区经济及产业发展提供信息指引和数据判断 。 二是通过数据分析 , 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通道指数为各类市场主体经营发展和政府部门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将成为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和产能合作评估与对标的重要依据 , 也可帮助市场主体、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做好经营决策和调控政策 , 从而促进通道供应链实现高质量发展 。 三是通过数据发布 , 为交流合作提供重要纽带 。 有助于增强市场的透明度 , 促进通道沿线市场参与者的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 , 进而促进企业间深度交流与合作 。 相信 ,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 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会越来越好 。 交通更便利从蜀道难变通途中国西南地区一向以山脉纵横、地形复杂而闻名 , 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盘踞其中 , 盆地、山地、丘陵、峡谷等各种地貌形态错综复杂 。 各大城市之间的交通通达程度远不及中东部地区 , 距离最近的出海港口也因云贵高原的阻隔而变得可望不可即 。 2017年 , 重庆、广西、贵州、甘肃签署“南向通道”(即陆海新通道的前身)框架协议 , 推动了包括兰渝、渝贵等铁路在内的一系列交通运输项目的建设速度 。 2018年 , 青海、新疆相继加入 , “南向通道”更名为“陆海新通道” 。 2019年 , 云南、宁夏、陕西加入 , 陆海新通道的朋友圈扩大至西部9个省区市 。 2019年8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 , 确立了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 , 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 , 以及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主通道 , 还规划并推进了10余个重点铁路项目 。 除铁路外 , 还有一批高速公路项目被列入规划 , 包括G5615墨江至临沧段、G93重庆至遂宁段升级、G75渝黔和南宁至钦州段扩能 , 以及重庆、陕西、宁夏部分待贯通路段 。 其中墨江至临沧高速建成后将串连起文山、玉溪、普洱、临沧、保山、德宏6个州市 , 是西部省份打通东南亚市场的主要交通骨干线之一 。 可以说 ,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一系列交通项目 , 将令西南地区的城市交通实现“天堑变通途”的华丽转身 。 不过这条通道的建设本意 , 原是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 , 建成一条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物流大通道 , 其对物流、外贸的影响丝毫不亚于为城市交通带来的便利 。 出海更便捷构建西部地区对外格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规划背景 , 是我国的贸易结构发生了重要转变 。 2019年 , 中国对东盟进出口4.43万亿元 , 增长14.1% , 东盟超过美国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 今年又逆势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 对西南地区来说 , 东盟更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13-2019年 , 广西、云南对东盟进出口长期占外贸总额的50%以上;重庆、四川占比也有15%-20% 。 与此同时 , 西部城市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也迎来了外贸经济的春天 。 自2013年以来 , 除2015、2016年受世界经济低迷、全球货物贸易萎缩、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 , 其余年份西部地区的外贸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出炉之前的2019年上半年 , 全国进出口总额增速仅有3.9% , 西部12省进出口增速却有14% 。 然而 , 深居内陆的川渝等西部省份的货物想要出海到东南亚 , 大多只能借道长三角 。 货物从重庆港沿长江向东运至上海 , 再转运到东南亚 , 至少需要35天 。 向南经北部湾出海的通道也有 , 但都因地形地貌原因路途遥远 , 且修建年代较久 , 很多铁路都只具有单线运输能力 。 此外 , 北部湾港口此前的基础设施也较差 , 出海服务能力十分有限 。 而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 , 货物向南运至广西北部湾 , 再通过海运抵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 比传统的东向出海通道缩短了约20天 , 成为西南地区最快最经济的出海通道 。 此外 , 中南半岛、东南亚地区通过海运抵达欧洲的运输时间超过40天 , 通过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经由中国抵达欧洲仅需19天 。 这样一来 , 位于陆海新通道上的核心枢纽——南宁、湛江、柳州、贵阳、遵义、成都、重庆、昆明等城市 , 以及辐射到西北的兰州、西宁、乌鲁木齐、西安、银川等城市 , 必将迎来外贸经济又一春 。 2017年 ,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仅开行178列 , 2019年便突破2000列 , 截至今年6月已累计超过5000列 , 通达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203个港口 。 今年1-8月 , 广西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高达34.6% , 位居全国第一;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9.6% , 仅以0.6%的差距屈居第二 。 不难看出 , 依托于陆海新通道 , 西部地区全方位对外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 西南城市将迎来中欧班列开行以来又一大历史机遇 。 关系更密切六省区市合作升温10月15日 , 在第十一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 , 钦州国际集装箱码头正式宣布实现五方合作运营 。 合作的五方 , 分别是北部湾港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五方为何合作?答案是: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 广西钦州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出海港 , 钦州国际集装箱码头则是出海港重要的硬件基础设施 。 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 去年7月 , 五方携手组建合资公司 , 开启合作运营序幕 。 经过多次洽谈 , 五方在钦州国际集装箱码头的运营方案上达成一致 。 今年10月12日 , 五方召开整合后的第一次股东会 , 整合工作顺利完成 。 广西相关负责人表示 , 五方合作运营 , 标志着北部湾港的经营重点 , 从单一码头运营转移到生产业务数据信息共享、综合调度、港航服务水平提升 , 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注入新动能 。 合作 , 一直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的核心要素 。 “13+1”格局形成后 , 合作规模、范围均得到扩大 , 合作的形式也更多样化 。 “一年来 ,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最明显的变化之一 , 就是各方合作意识更明显、行动更积极、举措更实际 。 ”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副主任胡红兵说 , 以前各省区市合作 , 以沟通交流、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为主 。 如今的合作更深层次 , 融合更明显 。 6省区市共建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 , 是合作成果之一 。 以前各省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时 , 都有相应的物流公司 。 比如重庆就有以中新南向通道(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为平台运营公司 。 “13+1”格局形成后 , 提出“建立综合运营平台” , 希望整合各方优势 , 共同组建培育壮大跨区域的综合运营平台相关要求 。 也是在《框架协议》签署当月 , 重庆与贵州、甘肃、新疆、宁夏4个省区达成合资合作共识 。 随后 , 重庆方面积极与各方协商沟通 , 拟通过融合资本、共享资源的方式 , 协同西部各省区市共同扎实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大平台组建工作 。 2020年3月 , 重庆、广西、贵州、甘肃、宁夏、新疆6省区市代表企业召开合资合作协商会议 , 决定合资成立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 。 “后续 , 我们将加快推进区域公司建设 , 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原则整合通道物流资源 。 ”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渝培说 。 机制更新“一单制”提速运输服务今年9月1日 , 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顺利签发CIFA多式联运提单首单 。 通过此单 , 客户能够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载体 , 将货物由重庆发往越南 , 期间享受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次保险、一箱到底、一次结算等模式 , 实现更便捷的运输服务 。 这是重庆积极探索建立陆上贸易规则的生动体现 , 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推动铁海联运“一单制”试点的重要举措 。 国家发改委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明确 , 重庆是通道的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 。 《框架协议》签署后 , “13+1”省区市进一步确定了重庆是通道运营组织中心的定位 。 为此 , 今年6月9日 , 重庆正式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 , 标志西部陆海新通道有了专门的服务组织机构 , 工作机制随之更新 。 比如 , 该运营组织中心要负责建立统一、规范、权威的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行统计和对外宣传工作机制 , 包括准确全面掌握运行数据、重要事项、重大项目的开展和建设情况 。 “我们设有5个部门 , 负责承办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综合协调、规划发展、区域合作、项目推进、信息服务等工作 。 ”该中心负责人刘玮表示 , 机构设立3个月 , 各项工作已进入正轨 。 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巴川江介绍 , 重庆正加快发挥运营组织中心功能 , 重点推动信息、金融、标准体系建设 。 “运营组织中心正联合通道沿线海关、口岸、交通等部门 , 搭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公共信息平台 , 已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推进方案》 , 力争2021年底一期建成投用 。 ”巴川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