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读一半决定跑路了,丢人吗( 三 )



至于骑车环游世界,我觉得这个事情只是我身体内的劲头,恰到好处的找到了一个出口罢了,借助这个事情,我身体内的那股热闹喧嚣,可以肆无忌惮的宣泄出来。
结果或许会很惨,不是没有想过,但我觉得这不重要的。至少我努力的活过,我曾倾尽过我所有,尝试过给自己找过一条自身存在的轨道。
那天,我看了的提问,说你希望百年之后给自己写个什么样的墓志铭。我想了好几天,想好了,两行话。
第一行,
“你好哇,请接受我来自世界尽头的问候。”
第二行
“这家伙,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哈哈,我甚至连英语怎么翻译都自己想好了
“Hi,fromtheendoftheearthandocean,Lee"
"Thisguyspendhiswholelifeinbeauty."
我想,这就是我做这个事情的意义吧。

今天就先更到这里吧,写了四五个小时,有点疲惫了,下次会更一点我对爱情和道德的看法。


■先说结论:不丢人。
大家好,我今年博士第二年刚刚开始,但是我决定这个学期过完就离开学校。博士第二年确实是一个很容易波动的时刻。因为博士第一年在体验博士生的真正生活,可能完全不符合预期,与入学之前所想的学习和科研内容有较大差距。所以第二年萌生退学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
这里面有很大程度是我的问题,在读博士期间,我的心情一直很糟糕,学业上没有什么进展,慢慢感觉不到到对未来的希望。这些是我做出决定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基础学科,较难在第一年就取得突破式的进展,通常都是第一年学习,第二年迷茫,第三年继续迷茫or奋发图强,第四年出成绩这个流程。在博士第一年没有进展完全正常,也不需要有太大的精神压力,毕竟考试比基础学科的科研简单多了。
我没有将这个决定告诉我的家人,因为我知道他们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估计很难接受,其实父母也没读过,不知道读博士的辛苦在哪里。
我问这个问题的目的,第一是想了解一下大家的看法,第二,如果您支持我的决定,我很想知道,如果您是我的话,您会怎样说服我的父母呢?笔者并不认为退学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反而在某些时候是及时止损。当时在读博的时候,身边就有博士生及时止损,有的第一个学期就果断退学回国,也有的没有通过qualifyexam从而转成master回国,甚至有的转了master之后去商学院或者金融学院重新读一个博士学位。过了几年之后再看,这些同学未必发展就很差,有的甚至发展很好,远超当年同班同学。毕竟选择一条合适自己的赛道比盲目地努力更加重要。
之前在别的答案中也表达过一些观点,可以参考下:如何看待南京大学2020年9月19日晚19栋宿舍女生跳楼事件?
没读过博士的人可能不清楚读博士的辛苦,读过的人不用说也可以理解其中的艰辛。博士到了第三年第四年确实是一个不上不下的阶段。继续往上增加筹码也不一定能够保证自身能够毕业,但是不增加筹码就只能够退学,整体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而且对于能够读博士的学生而言,虽然不能说之前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但至少估计也不算太差,在某些群体里面可能还处于一个不错的位置。这种可能会造成对读博士的困难估计不够,对拿到博士学位的艰辛预期不足等情况。而且学校的环境有的时候并不比外面工业界好多少。在公司工作,要是实在不行了,也可以辞职换一家公司,而且工作经验也可以随之带走;在学校读博士就不一样了,只能够一条路走到黑,拿不到博士学位就只能够退学拿到硕士学位,甚至只有本科学位。
在读博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及时止损,一旦发现导师或者团队不靠谱,就要及时退出,千万不要死扛。死扛的结果无非就是自己输,而且导师最后只需要说一句“该学生不够聪明”就可以轻松地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最后倒霉的还是学生自己。其实博士期间退学的人也不少,而且有的人是第一个学期就及时退出了,或者换了一个新的院系和团队,这种才是明智的选择,死扛着做一些事情除了浪费自身的光阴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
对于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学生而言,退学的成本其实没那么高,大不了找个工作过日子呗,又不是过不下去,但是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来说,可能读博就承担着家庭的希望,这种就有一定的风险了。如果导师非常靠谱,那还算可以的;如果导师不靠谱,那就是噩梦了。如果家庭条件一般,真的是要选择一个正确的道路进行奋斗,而不是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看到其他答案也说可能该学生有论文被抢的嫌疑。不过这个在学术界又不算新鲜事,这绝对不是唯一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身为导师,虽然不要求事事为学生考虑,但是至少也该做到不坑学生。像这种拿学生论文据为己有,甚至送给其他学生算怎么回事。有的老师可能学术能力比较强,但是在做人做事方面实在是不行。遇到这样的导师实在是人生的悲剧,不过能活还是尽量活下去,人生还是有很多值得做的事情。至少后面的人生可能就没有那么辛苦了。如果能够顺利坚持读完博士,拿到学位,那么人生的道路就宽阔许多了。想走学术圈就继续走,如果实在是走不下去了就去工业界混口饭吃,学术圈导师最多能够把学生赶出学术圈,而没有办法阻止学生在工业界找到工作的。
人生有的时候还是需要学会跟自己和解,正所谓“命里无时莫强求,随缘过得休生受”。这当然不是说让大家不要努力,随波逐流。而是在遇到一些实在无法过去的坎时,一定要看开,学会放弃和选择赛道也是一种努力的方向。就好比读博士实在读不下去就算了,其实不读也没啥关系。在一线城市实在是留不下来也没关系,去二三线城市说不定也能够混的很好。
读博不易,且读且珍惜!

■来谈谈怎样说服,因为在我看来,这是题主最需要的帮助,同时一旦完成了这一步,丢不丢人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因为所谓丢人的压力,可能90%来自父母。
一言蔽之,建议题主尽早经营一种人生的“起点感”。
为什么这么讲?
首先,我不建议题主生硬地和父母提出退学,因为这会让他们觉得题主出了什么重大生理或者心理问题,徒增担忧。如果可能的话,建议题主以不读博士为起点,开始规划一下自己接下来的人生的路径,比如找一个实习,找一份工作,考公务员,结婚,等等。
这里的关键在于,在向父母坦诚的时候,不要把退学的决定当做是上一段辉煌的终点,要把它当做是下一段人生的起点。终点感承接的情绪是迷茫,痛苦,失望,而起点感承接的情绪是坚决,信念,希望。
当然,我知道这种“起点感”是很难经营的,当要做出退学的选择时,很多同学们内心是无比挫败和抑郁的,他们可能连过回正常生活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缓冲,更别说开始一段新的人生了。
倘若面临这种处境,那就不要去追求什么起点感了,直接和父母真诚沟通就好。这时不可避免会经历一些波折,甚至可能让他们更加无所适从,但只要经历过缓冲期,人生还是能够再度起航。
综上所述,对于退学这个决定要一分为二的看,一方面,倘若能够实现经营起点感,会让退学这个决定显得更加成熟和容易接受。倘若现在的心理压力让你无法承受经营起点感,那么就真成沟通,早点开始人生的缓冲期。
最后再重申一下我对丢不丢人问题的看法——在我看来,这根本不是问题,而是外界强加给博士生的压力。而对博士生来说,把别人强加压力当成是自己出的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同时,那些觉得博士退学丢人的人(包括父母),才是真有问题。

■更新一下我的状况:问题解决了,实录如下。
深渊边缘的自我救赎——写给被导师PUA的博士生们作为一个被老板PUA一年,本周刚刚和系里摊牌要么允许我换组、要么我拿master走人的人,我可以很郑重地告诉你:不丢人。
首先,PhD是一份工作,这个学位是你额外的报酬,可以把它当作奖金。工作不想干了,找下家辞职是非常正常的事情;PhD读不下去了,找下家辞职也应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其次,很多人说什么科研理想,但恕我直言,在我们这群人当中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的科研成就与努力方向和理想一点关系都没有,甚至有些人发出来的东西就是在玷污自己的理想。
第三,不要怕别人的眼光。以我这么多年的认知,名校出来的学生最不喜欢强调的就是自己的学历,甚至会刻意回避这事儿,生怕和别人产生距离感;如果真有一天有人说“哎呀你咋就没读下去呢,你看那xxx...”,你有两个选择:
“那是因为xxx牛逼啊”“你咋不学xxx呢”可以根据你当下的心情自由切换。
博士阶段的特殊性在于你有一定的自由度来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探索未知的领域,且有一定的经济保障。它既没有比任何职业更高尚,也不应该成为鄙视链的一环。知识分子从来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既然无法接受鹤立鸡群,那就回到群众中去,做一点小小的贡献。

■读不下去就不读了嘛。读博会遭遇很多不合适,譬如学校不合适,老板不合适,对研究内容有错误判断不合适,或者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合适。不合适就退学,或者还能再考一个,或者就就业了。
该研究本来就是一项工作,现在辞职家常便饭,怎么读博就不行了呢?

■相信答案你不问也预测的到,考的上博的知道读博的难,肯定会同情你,考不上博的还不如你,贬低你等于贬低自己。
马爸爸和比尔盖茨都没读过博,但马爸爸和比尔盖茨在世人眼里的地位绝对碾压绝大部分博士。有点鸡汤,后面说接地气的。
人生是一次马拉松,暂时的低谷很正常,关键是,如果你现在放弃读博,你是不是还有其他的选择。
你放弃读博,然后比那些苦逼坚持下来的混的还好,衣锦还校,那肯定不会有人说你丢人,还会称赞你识时务、大智慧、眼界高、有追求、有魄力,善于抓住机会。没别的本事只能傻傻混文凭的博士反而要自惭形秽。
如果你放弃以后,继续迷茫,不能振作,找不到目标,那你就是一个完全符合世俗意义的loser,落架的凤凰不如鸡,比压根考不上博士的还惨。那些过去不如你的人将收获一大波平衡。从这个角度看,放弃读博就是丢人。
你现在最关键的要明白自己要什么和拥有什么。如果你根本不知道放弃以后能做什么,家里也不能给你提供足够的资源(应该不能,不然你不会那么无助),或者没法振作起来乐观面对以后的生活,那岂不是从一个坑又跳到另一个坑?你拿什么说服你的父母?普通人家的赛道就是老老实实读书,然后找个稳定的工作,娶妻生子。老辈人没那么多激情和幻想,你们的悲欢并不相通,他们只觉得你不懂事。如果你不能给出让他们放心的理由,他们只能对你不满或替你忧心,估计家里也压力也是你顶不住的,就像你顶不住读博的压力一样。
走的艰难与无路可走,两害相权哪个轻,你自己掂量。
我觉得你现在最应该考虑的不是要不要继续读博,而是要努力改变自己的状态,重新拾起对人生的希望。
建议你休学一段时间,出去玩玩或找个工作干干,从抑郁无助的情绪中走出来,重拾信心。多接触社会(被社会毒打),有助于你找到目标哪怕只是短期的目标,或有可能发现读博其实是一种福报。
等你认识了社会,有了目标,要不要继续读博就是一件坦然的选择。对你的发展有利,读,对你的发展无关紧要,不读也罢,因为你已经找到了更值得追求的东西。




李子:如何看待清华大学大佬卖弱现象?

■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很多讨论,许多答主也都告诉了题主不丢人。这里,我想谈一点之前大家忽略的一个问题。
当我们说“读博需要慎重”的时候,我们说读博前要考察导师、考察课题组,要仔细反思自己对待科研的态度。但这些说法有一个暗示,就是读博的风险是可以在读博前充分遇见的,而事实完全相反。因为读博这种模式本身就意味着一定比例的淘汰,所以能够让被淘汰者有合适的去处很关键。
博士最重要的不是预防风险,而是合适的退出机制。只有博士退出时既没有各方的舆论压力,又不需要承担过大的沉没成本,博士培养机制才是健康的、以人为本的。

【博士读一半决定跑路了,丢人吗】
■因为怕丢人而不敢做真正适合自己的决定、不敢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才丢人。建议找几位业内老师、学长和同学听他们的建议,再综合自己的情况做出最终的决定。有了自己的主意,再考虑如何说服父母和亲友获得他们支持的问题。
我觉得大部分父母亲友只是担心你一时冲动,如果你做好了万全的打算,例如放弃读博后如何准备工作和长远规划,总是可以用道理说服他们的。关键是你自己想好了没有。

■一点都不丢人。
读博就是这样。“学业上没有什么进展,慢慢感觉不到到对未来的希望”,因为你跳出了前人的围墙,成为了开拓者,成为了推进人类知识边界的人。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这种痛苦的,承受不了没什么丢人的。说老实话相比起那些博士因为看不到希望而抑郁自杀的,这种决定算是很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