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淘宝测试“一起逛”,闺蜜也能一起在网上逛街


淘宝|淘宝测试“一起逛”,闺蜜也能一起在网上逛街
文章图片
淘宝|淘宝测试“一起逛”,闺蜜也能一起在网上逛街
文章图片
淘宝|淘宝测试“一起逛”,闺蜜也能一起在网上逛街
文章图片
淘宝|淘宝测试“一起逛”,闺蜜也能一起在网上逛街
今年9月初 , 淘宝的Slogan从“随时随地 , 想淘就淘”改为“太好逛了吧!” , 而这句更有烟火气的语句 , 也很难不让人仿佛回到了李佳琦的直播间 。 而就在一年前 , 淘宝买家秀社区升级为逛逛 , 入口位于其首页的第二个标签页 。 由此不难发现 , “逛”这个字已经成为了淘宝对于用户新的期望 。
在此前围绕“逛”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后 , 日前有网友发现 , 淘宝正在灰度测试“一起逛” 功能 , 用户可以在我的订单页点击右上方的三个点找到这一功能 。 开启“一起逛” 邀请后会进行语音通话 , 同时悬浮窗口会显示对方正在看的商品 , 并可随时下单 , 而在挂断后则会显示语音通话的时长 。
尽管乍一看 , 淘宝正在测试的“一起逛”功能似乎有点鸡肋 , 毕竟在网络购物环境下 , 如果你真的看到了某个值得买的商品 , 只需分享链接功能就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 即便是在互联互通前有淘口令 , 现在更是可以直接在微信、QQ这样的社交软件中一对一地分享 。 然而淘宝此次所推出的“一起逛”功能 , 或许并不完全是期待你会与朋友一起来买买买 。
成立于2003年的淘宝 , 最早的Slogan是“淘你喜欢” , 现在则是“太好逛了吧” , 而从“淘”到“逛”的变化背后 , 无疑是国内电商行业市场环境的改变 。 在PC互联网时代 , 淘宝所代表的电商平台是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在线下之外的另一个购物渠道 , 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 网购则已经成为了呼吸一般的存在 。 根据社科院在今年5月发布的《数字经济蓝皮书》中显示 , 网络购物领域渗透率最高、已经达到85.2% 。
而超高渗透率所带来的结果 , 就是消费者已经习惯了网络购物 , 并且目的性极强的搜索式消费占比正在逐步降低 , 消费路径也从此前的“需求-搜索-下单” , 变为为“种草-需求-下单” , 这也是小红书这类种草社区在这几年间得以飞速崛起 , 以及“万能的淘宝”已不再被经常提起的原因 。 而淘宝如今是愈发强调的“逛”这个概念 , 或是希望完成从解决问题到打造体验的升级 。
淘宝“一起逛”的基础无疑是“淘友圈” , 而这种“小圈”产品则是为了鼓励消费者与好友共享真实购物体验、降低决策成本而存在 , 同时也是基于熟人社交关系的用户评价产品 。 并且由于淘友圈是树立在消费者信任基础上的产品 , 所以自然也就为“一起逛”奠定了基础 。
虽然“逛”不一定会买 , 但却可能比买更为重要 。 因为“逛”的目的在于吸引用户更长时间的留下 , 只有让消费者“逛”起来 , 平台才能更多地占有用户时长、挖掘用户需求 , 进而持续转化为业绩增量 。 毕竟用户在互联网上冲浪的时间是有限的 , 可所面临的选择则却几乎是无限的 , 留在自己APP里的时间越长 , 自然购买商品的几率也就越高 。
淘宝用“逛”来满足“没有明确购买目的”的消费者 , 在某种意义上也暗合了乔布斯坚信“用户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理念 , 并且“逛”也有助于消费者发现自己未曾意识到的需求 。 这种消费者未曾意识到的需求 , 其实指的是用购物来Retail therapy (购物疗法) 。 《Psychology & Marketing》期刊曾经刊登了一篇题为《Retail therapy: A strategic effort to improve mood》的论文 , 其中显示 , 62%的购物行为是为了使自己高兴起来、剩下的28%则是为了庆贺 , 所以购物并不是一种硬性的物质需求 。
此外 , 淘宝以“逛”为核心打造自己的生态 , 同时或也是为了适配当下的市场环境 。 在淘宝去年秋季发布的《95后浓度报告》中就曾提及 , 95后正成为第一大用户群体 。 当“E世代”成为了网购的核心力量后 , 在这份报告中淘宝还提到了一组数据 , 那就是有57.69%的用户表示 , 自己会为了排解孤独而消费 , 并且从消费特征来看 , 追求便利、悦己、精神寄托和自我提升是年轻人的主要消费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