狍子|东北第一“神兽”傻狍子,到底有多“傻”?傻到这份上都没灭绝( 二 )


还有人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 , 狍子在受到惊吓后 , 尾部的白毛会瞬间翘起或炸开 , 然后再思考要不要逃走 , 让不少人直呼:“被可怜的傻狍子蠢到哭!”
甚至有小伙伴发出这样的疑问:大自然优胜劣汰 , 狍子到这份上了 , 怎么都没灭绝?反而是鹿科生物中 , 分布最广泛、数量可观的物种呢?
傻到这份上 , 怎么活到现在的?傻乎乎的狍子 , 到底是怎么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活到现在的?其实人类认为的这些“傻” , 背后代表着狍子的生存策略 。
狍子主要栖息在植被丰富的山坡 , 通常会有一些固定的活动场所 , 无论是休息或觅食 , 都会在一个小范围区域内活动 。
与大多数食草动物一样 , 狍子天生就拥有着灵敏的听觉、视觉和嗅觉 , 不过在食物链中依旧要面临许多致命的天敌 , 例如老虎、花豹、灰狼、猞猁等等 。
弱肉强食 , 适者生存!狍子想要在自然界中占据一席之地 , 就必须要时刻保持警惕 , 在觅食过程中一旦遇到危险或惊扰 , 狍子的第一反应肯定是逃跑 。
狍子具有极佳的奔跑能力 , 其天敌像狼群或者非洲野犬等捕食者眼看时机不对 , 并不会紧追不舍 , 而是更倾向于重新选择其他目标 。
因此 , 狍子在逃离一定距离后 , 会停下来观察形势 , 确认“警报”解除后 , 会再继续回到原来的栖息地 。
然而 , “走回头路”这一习性被人们解读为好奇心作祟 , 在人类看来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
一些有经验的猎人认为 , 冬天的狍子更好捉 , 其实这也与狍子的觅食习性有关 。 冬季不仅食物短缺 , 而且厚厚的积雪也使得狍子的逃窜能力大受限制 。
其天敌一旦在短时间内无法捕猎成功就会放弃 , 而残酷的猎人却往往会追逐得狍子精疲力竭 , 饥寒交迫之下狍子被追得快累死 , 最后只能妥协 , 一下子倒在雪里中动弹不得 。
其实这不是狍子“傻” , 而是猎人太残忍了 。
至于狍子尾部的白毛“炸开” , 虽然目前动物学家还不是十分清楚具体作用是什么 , 但是也不会是像人们想象中“傻”的表现 , 更多是受到威胁后的一种自然反应罢了 。
也有一种解释称是狍子的“逃生策略” , 在茂密的丛林中 , 尾巴的白毛会造成捕食者的注意力分散 , 同时也可以向同类发出警告等 。
狍子一点都不“傻”狍子其实一点也不“傻”, 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 , 凭借着自身的本领在大自然残酷的竞争中生存和繁衍 。
在鹿科生物中 , 狍子的繁殖有些不同寻常 , 它们的妊娠期长达10个月 , 是所有鹿中最长的 。 狍子通常在7-8月左右完成交配 , 在严酷的冬天 , 雌需要带着身孕熬过寒冬 。
为了抵抗冬季恶劣的生存环境 , 狍子的胚泡在12月底之前基本停止发育 , 直到来年1月初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 有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 胚泡发育才进入旺盛期 。
这一奇特的习性 , 是狍子在进化岁月中 , 不断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表现 。
【狍子|东北第一“神兽”傻狍子,到底有多“傻”?傻到这份上都没灭绝】不过 , 人类是高等生物 , 动物进化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人类科技发展的脚步 , 智商方面更没有哪种动物能比拟 。 仅仅从人类的角度去解读动物的一些行为习性 , 往往显得主观 。
现如今 , 由于人为狩猎以及森林等生态环境的破坏 , 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