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枪|“汉斯的情人”毛瑟98K:二战德国产量超千万支,威力到底有多大( 二 )


1933年 , 希特勒上台 。 1935年 , 德国宣布重整军备 。 这款毛瑟“标准型”步枪被纳粹盯上 , 正式列装服役 , 定型为kar98K 。 延续着G98步枪一脉相承的血统 。
二、为什么不用半自动步枪取代98K呢?很显然 , 德国已经决定把钱和资源用在别的地方上了 , 毕竟装甲和航空才是取得闪电战胜利的重中之重 。
从大局出发 , 步兵手里的枪不会成为现代战役的决定性因素 。 与可靠的补给线、尖端战斗机和轰炸机 , 甚至精确的火炮或机动战车相比 , 步枪对战争的贡献微乎极微 。 谁会关心一名士兵手里的枪能不能连发呢?
半自动的结构是复杂的 , 比栓动步枪花费更多 。 与其冒着打水漂的风险投资未成熟的新技术 , 还不如沿用久经考验的旧技术 。 二战期间 , 德国曾试图研发半自动步枪 , 但最后也因为局势恶化没有大量列装 。
一战结束后 , 几乎所有大国手里都有大量能用的栓动步枪 , 以及与之匹配的弹药 。
但他们都缺乏用于军事研发的资金 。 为了省钱 , 几乎所有国家都可以启动一个军备整顿计划 , 把那些一战遗留下来的枪改一改修一下接着用 。
没有人有时间把他们的步枪升级成半自动并用更现代化的弹药来匹配 。 美国是个例外 。 30年代 , 他们至少开发了两种不同的半自动步枪设计 , 并在1936年全员列装M1加兰德 , 成为世界首个实现制式步枪半自动化的国家 。
美国表示:成本和资源都不是问题!老子有钱、有资源 。 最重要的是生产力高度发达 , 远离欧洲也不必担心炸弹从工厂上空落下 。
三、德国vs美国美德两国对步枪的定位不同 。
德国步兵战术的核心是机枪 , 步枪手是用来辅助机枪手的 。 步枪手要为机枪手背弹药 , 机枪手停火换子弹的时候 , 步枪手还要用98K帮忙打掩护 。 最后的战斗是靠刺刀冲锋收尾的 , 所以步枪本身好坏作用不大 。
M1加兰德步枪与德国的教义背道而驰 。 美国人认为他们的步枪手同时也是专业的射手 , 并把M1加兰德作为一种优势火力以制霸步兵战场 。 每个人都是小队的火力支柱 。
美军的火力分散 , 依赖于排级和连级的指挥系统 。 美国陆军有更高级的通讯设备 。 电台普及到排级单位 。
而德军没有这么方便的通讯 , 因此排或连级指挥官保留了对机枪手的直接控制 。
很难争论哪种学说更好 。 德国人用强大的机枪为小队提供支援 , 弥补栓动步枪的火力不足 。 结果是小队成员的弹药负担加重 , 依赖性强、独立性弱 。 一旦敌人干掉机枪手 , 步兵编队的火力就会大打折扣 。
相比之下 , 美军步兵班组火力很难通过干掉单一目标而破解 。
四、98K vs 李恩菲尔德上战场后 , 98K面临的头个对手是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枪 。
李恩菲尔德和司登一样 , 都是从设计者和制造厂名号里各取其一命名的 。 “李”取自设计者詹姆斯?李 , 而恩菲尔德则是英国枪厂 。
李恩菲尔德早期版本使用黑火药弹丸 , 1895年改用无烟火药后才正式定型 。 这把枪是英国陆军的标志性武器 , 伴随他们打完了一战和二战 。
李恩菲尔德和98K一样都是19世纪末的产物 , 又都是各自敌对阵营的主武器 。 那么 , 两枪相比 , 孰优孰劣?
和98K相比 , 李恩菲尔德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射速快、弹容量大 。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弹仓一次可装两排5发弹夹 , 共10发子弹 。 而98K一次只能装5发子弹 。
李恩菲尔德的结构与98K截然不同 。 98K的枪机闭锁在前端标尺那里 , 而李恩菲尔德步枪的枪机闭锁在后 。 枪栓后拉的距离后者要比前者小上一截 。
也就是说 , 同样是栓动步枪 , 李恩菲尔德步枪拉栓从头拉到底所花的时间要比98K短 , 操作时的动作幅度更小 , 速度更快 。
【步枪|“汉斯的情人”毛瑟98K:二战德国产量超千万支,威力到底有多大】
李恩菲尔德是一款爆发力十足的栓动步枪 。 枪手在近距离突然遭遇敌军的紧急情况下 , 可以在8秒之内把弹仓里的10发子弹全部打完 , 并换弹接着打 , 只要几个人齐心协力集群射击就能打出机枪的效果 。 而对面的98K枪手还没等栓拉好 , 身上就多了好几颗7.7毫米半径的洞洞了 。
对于英国人来说 , 这是一个特别值得骄傲的地方 , 因为一个训练有素的步兵每分钟可以发射比他们的对手更多的子弹 。 并且 , 李恩菲尔德的栓只要拉动45度就可以完成开锁-抛壳-上膛-闭锁操作了 。 枪手可以让视线保持在三点一线的瞄准状态下拉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