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菜+汤+最后浇的一勺油,共同成就了一份陕西旗花面
俗话说:五里不同风 , 十里不同俗 。 每个地方都有当地人独特的面条文化 , 汤面条在一地就有一地的做法和味道 , 名字相同味道样貌也可能大相径庭 。 若你在陕西吃旗花面 , 在这个乡里吃到的是面片 , 相邻镇子上吃到的就可能是面条;有的端上来是盛在一个比脸大的海碗中 , 有的则一次端来好几碗 。 但反正不管哪种都绝对管饱~吃结实 , 是这里的人对面食的基本尊重 。
文章插图
01旗花面的旗花 / 可以是面 , 也可以是配菜 /
旗花面也叫七花面、奇花面 , 一看这个名字 , 就知道是按照当地人的口音习惯叫出来的 。 望文生义 , 这种面在有些地方一定长得像小旗子 。 把擀得薄薄的大面饼卷在擀面棍上 , 紧实的面卷 , 用刀从擀面棍上将面划开 , 成一摞整齐的宽面条 , 然后斜着切成小菱形 。
文章插图
而面条类旗花面 , 面虽是细细长长的 , 配菜却切成薄薄的小旗子形状 , 小碗盛着一口面 , 一筷子下去 , 面条齐齐整整就全挑了起来 , 好像将大旗挑起来一样 。
文章插图
02 陕西人的吃面风格 / 一次6碗 , 绝对得吃饱 /
最有名的旗花面在武功镇一带 。 这边的旗花面都是细长面条 , 形式上看有点类似岐山的“一口香”臊子面 , 都是一小碗 , 汤宽面少 。 初次品尝这种小碗面 , 还觉得有点纳闷 , 小小一碗 , 实在不是陕西人吃面的风格啊!其实呢 , 旗花面不单卖 , 六碗一盘 。 年轻人通常都是两盘棋 , 人被桌子上满满的碗包围着 , 吸溜吸溜 , 酣畅淋漓 , 吃得那叫一排场 。
文章插图
【配菜+汤+最后浇的一勺油,共同成就了一份陕西旗花面】因为就是一口面 , 所以面条绝不能含糊 , 细而劲道、不假滑 , 根根分明 。 手工擀制属上品 , 机器压制就简单方便多了 。 关中平原几千年的种麦传统 , 让这里的面和用麦制成的醋 , 都有了历史的刻度 。 能经营下去的面馆 , 这两样都不是问题 。
文章插图
03配菜+汤+最后浇的一勺油 / 共同成就了一份旗花面 /
“一口香”臊子面和旗花面在外地人看来差不多 , 都是汤宽面少的小碗汤面 , 可在本地人眼里 , 就是两种面 。 臊子面的名气太大了 , 风俗讲究也多 。 简单点说 ,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配菜上 。
臊子面的配菜标准是红彤彤的胡萝卜、黄亮亮的黄花菜、白莹莹的豆腐丁、金灿灿的鸡蛋片和黑黝黝的木耳 , 每一色都有寓意 , 五色缺一不可 , 再加上一大勺猪肉臊子 , 绝对有够丰富 。
文章插图
但旗花面的配菜基本没什么标准 , 唯一能确定的就是煎鸡蛋皮又薄又匀 , 是必须切成小旗子样儿 , 另外鸡肉丝、海带丝、黄花丝和葱花这四样不能少 , 其余的配菜看各家特点自己做主 。 重点在于旗花面的配菜全是淡味 , 和面条相得益彰 , 仅靠汤和出锅前的调味将全碗的味道点亮 。
文章插图
旗花面的高汤一般都用白条鸡和猪骨头熬煮 , 将桂皮、花椒、茴香、八角等调料装包入锅 , 期间还要放入少量丁香和砂仁提味 。 文火煨煮的高汤颜色清亮、清香扑鼻 。 出锅前淋上当地香醋和胡椒 , 以酸提味 。
- 大雪养生,试试两道药膳一道茶
- 万物|万物皆可削皮忍了鸡蛋,忍了榴莲,看到最后直接献上“膝盖”
- 猪油渣|一勺猪油等于10副药,教你正确熬猪油,无杂质,无异味
- 友友们|坚持一天一杯“白酒”的人,最后怎么样了3个变化,出乎意料
- 厨艺不够,酱来凑,绝了!这一勺下去,拌什么都香
- 粉条也有真假?农村宝妈教你5个小窍门,网友说最后一个真管用
- 保证|做麻婆豆腐时,只要在水里加入一勺“它”,保证豆腐鲜嫩更入味!
- 最关键|怎样炖牛肉吃着才软烂鲜香,老师傅告诉我,只需一勺,轻松搞定
- 原来蘑菇面条这样做更好吃,简单易学又营养解馋,最后汤汁都不剩
- 连女|女生一眼就看中的雪糕,最后一个连女汉子都能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