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准备访苏,需要带一件象征中华文明的礼物送给苏联,经过考虑之后,决定赠送一套代表中国古代科学成就的“司南”。
出现在中国史书上的指南工具,主要是“指南车”、“指南针”、“司南”,其中“司南”最为美观简洁大气,非常适合作为国礼。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钱临照教授,接到了仿制“司南”的任务。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钱临照找来最好的磁石、最好的玉工,根据文物局博物馆处王振铎的司南方案,玉工用天然磁石雕琢出了一把优美的汉代勺子。之后,钱临照将这只磁勺安放在精美的青铜地盘中央。地盘是东汉一种占卜工具,四周刻着四维、八干和十二地支共二十四个方位,被打磨得光滑无比。
但尴尬的是,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由于勺子旋转时的摩擦力过大,这只天然磁石制作的“司南”就是不会指南。由于郭沫若访苏时间越来越近,为了抵抗勺子旋转时的摩擦力,钱临照只能采用电磁线圈给这只磁勺充磁,使它本身的磁力足够大,以抵抗摩擦力。
中国人的骄傲——司南,难道只是古人虚构的产物?
文章插图
关于指南工具,春秋战国时代有三则记载。
《管子》和《吕氏春秋》记载,河北百姓发现一种奇特的石头,能够吸铁,具有指向性,将之命名为“慈石”。
《鬼谷子·谋篇第十》记载:“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人物,生活在河北地区,与郑人取玉都在邯郸文化区域内。
《黄帝内传》中记载,“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司南车当其前,记里鼓车居其后。”《黄帝内传》大约成书于先秦至汉朝,并非指黄帝时代已有司南车,但能说明成书时代已有司南车。
这三段记载说明,中国人的指南工具,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但没有详细记载制作办法。而且,司南车(指南车)与我们熟知的司南,两者结构制作并不相同,司南车应该是复杂的机械装置,司南是简洁的磁石旋转指南。大约到了战国末期到汉朝时期,史书上才有了如今我们熟知的磁性司南记载。
《论衡·是应篇》中大致描述了司南的制作与工作原理,“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即“如勺之司南,投转于地盘(东汉占卜器具)之上,勺柄指南”,王振铎的方案、钱临照的仿制,依据的都是这一段记载。
文章插图
古今文字差异很大,有时一字之差,含义大相庭径,“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这十二个字看似简单,却让学者们争论不休。
1,《论衡·是应篇》有多个版本,明朝版本是“司南之杓”,宋朝版本是“司南之酌”。在古文中“杓”与“酌”意思相差很大,“酌”古训为“行、用”,也就是司南的使用。因此,如果本意是“酌”,那么司南造型可能就不是勺子状。
2,“其柢指南”中的“柢”字,在《集韵》 、《广韵》中还指“碓衡”,即一段横木,与司南车上木人指方向的臂部相当。因此,有学者认为司南实际上是指南车,又以“酌”来看,这段话意思就变成“使用司南车,把它放置在地上,其横杆指向南方”。
简而言之,中国人早已发明了指南工具,但究竟什么造型却无从得知,更无法确定司南是不是“天然磁石打磨成勺子状”。
与此同时,学者刘秉正认为,司南并非指南工具,而是古人根据天文现象判断南方:“司南之杓”中的“杓”,在古代又指北斗第五、六、七颗星,亦称“斗柄”;“其柢指南”中的“柢”字,又与“底”字相通,因此司南应解释为北斗,当北天的北斗的勺柄指向地面(北方)时,勺底的二星指向南方。
文章插图
司南的唯一一次成功仿制记载,出现在抗日战争之后。
- 稀世国宝从大墓中出土,郭沫若欣喜作诗,周总理却冷冷说了几个字
- 叶圣陶郭沫若启功三位大咖为“语文”题名,谁的水平更高一筹?
- 她是郭沫若的日本妻子,活了101岁,临终前的举动使国人敬佩!
- 郭沫若的结发妻子:为他守活寡整整68年,可至死都没得到丈夫认可
- 郭沫若大骂鲁迅:衣冠禽兽!鲁迅回复10个字,郭沫若却脸色发白
- 郭沫若,挖了多少帝王陵?
- 当年郭沫若挖掘的万历皇帝陵墓,用惨痛的经历给我们上了深刻一课
- 胡适和郭沫若互看不爽,因郁达夫引发骂战,和好后两人当众接吻!
- 郭沫若去世后,妻子从遗物中发现一封信,为什么看完后就自杀了?
- 郭沫若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了一个字回骂,道尽了郭沫若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