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中华传统文化在脐针疗法中的隐秘与灿烂(散文)

俗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今冬北京初雪过后,天气真个儿冷起来了。虽然穿起了厚厚的羽绒服,我还是乐意到何英老师诊疗室就医。在这里,不只是能看病,还能增添不少医学知识。今天,我在就医过程中,又一次体会到脐针疗法的妙处。
 隐秘|中华传统文化在脐针疗法中的隐秘与灿烂(散文)
文章插图
我被肠功能紊乱困扰多年,常常腹胀、腹泻,有时甚至腹痛,为此弄得食欲不振,人体消瘦,精神疲倦,懒言少语,苦不堪言。经过何老师两次精心实施脐针治疗,终于解除了顽疾的困扰,基本恢复了肠道的正常功能,心情一扫往日的沉闷,由衷地快乐起来。
在就诊过程中,我不仅佩服何老师娴熟独特的针疗技法,更信服她在针疗实践中阐发的中医思考,尤其推崇她对易经文化的领悟和在脐针疗法中的应用。在她的针疗技术里,体现的不止于工匠精神,更有对技术精益求精中的理论升华,赢得了业内人士的瞩目和赞誉。
脐针疗法是依据八卦易理设计的针灸体系。将易经卦象应用于针灸,确是一个创造。我读过《易经》多遍,知道它乃群经之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视为“奇书”,心存敬畏,却是一窍不通。其用于中医针灸,则是到何老师这里就医才知道的,真有点“孤陋寡闻”的味道了。
何老师尊《易经》为中医之魂,当然也是针灸学之魂。她认为中医要发展,针灸疗法要发展,都离不开易理的指导。中医和针灸疗法事业的兴盛,必须“守正创新”,这个“正”,应该是守住《易经》之魂。被中医学界尊崇的《黄帝内经》,其理与《易经》同源,而《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巨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几乎遍及各个领域,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莫过于古代医学,正如孙思邈所指出的,“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我们确实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忽视《易经》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它不可替代的作用。清华大学教授冯友兰先生临终前特别叮嘱:“要注意《易经》,中国将来一定会因它而大放光彩”。《易经》当中记载有64卦爻象,根据专家们的解读,这64卦爻象正如同DNA的64个密码组,与西方生命科学家发现的生命密码在排序方面完全相同。由此可见,《易经》并不是有人误为宣扬巫术迷信的“算命书”,而是与人体生命奥秘息息相关的名著。
 隐秘|中华传统文化在脐针疗法中的隐秘与灿烂(散文)
文章插图
何老师对《易经》的尊崇,已经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对它的理解也特别到位。她认为不能将《易经》视为“天书”而束之高阁,只是仰视而不请进心里。《易经》即是关于自然的书,也是关于人的书。“易”与“简”相通,大道从简,不要被卦象之多弄得眼花缭乱。病有千奇百怪,但凭一根银针疏通经络,我们就能调理化解它们,无药而愈,创造中医疗法的极至境界。“易”还与“变”相通,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同疾还有不同的病因,要与时俱进,与空俱进,善于分析和综合时空间的信息,针针见效,以“辩证”施治应万变。有一位患者老是咳嗽,多处求医未能治愈,碰巧找到何老师这里就诊。何老师接诊后告诉他:你的病因不在上而在下,因便秘而咳嗽。从经络学上说,大肠与肺互为表里,便秘治好了,咳嗽跟着也会好。果然,经八卦脐针疗法治好了这位患者便秘的毛病,咳嗽也自然消失了。
《易经》所言,看似抽象,但与具体时空相联系,就能呈现出具备实用价值的信息。以神阙穴(俗称肚脐眼)为中心的八卦布针信息谱,与足全息、掌全息、耳全息异曲同工,道理是一样的。我们用肉眼看不到这些全息图谱,但这些信息确实是存在的。
譬如经络,它是人体生命的隐性网络,并依赖间质组织布网,但不一定是间质组织本身,不一定要求证经络是一种实体器官。比如宇宙就有厐大的能量信息网,人们看不见它,它却在组织宇宙运行,人体经络如此理,八卦脐针信息图谱仍然如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