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新生班里满眼的双字名,在古代曾是禁忌( 二 )


 禁忌|新生班里满眼的双字名,在古代曾是禁忌
文章插图
王莽首先从天下局势来看,西晋末期,司马氏困于八王之乱,周围少数民族趁势南下,抢占中原。在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名字也随之发生变化。鲜卑族的乞伏部、秃发部,匈奴的支系卢水胡族,纷纷带上本族名字如乞伏国仁、秃发乌孤、沮渠蒙逊,这便不再是二字姓名的天下了。南朝武将多次夺取政权,他们处于氏族精英和底层民众之间,经常变动阶层,他们的存在使精英阶层受到了民间习惯的影响,逐步突破了单字名观念的限制。刘宋皇室最先开始以双字取名,如刘义符、刘义隆、刘子业等。由于当时氏族文化兴盛,复名由此又引出了班辈名字,即在双字名里选一个字为固定字,以明辨兄弟和亲族关系,如宋武帝刘裕的七个儿子,均以“义”为班辈字,宋孝武帝刘骏的28个儿子,均以“子”为班辈字。皇族带头换风气,底层民众效仿,据统计,在南朝《宋书》中出现的245个人名中,复名者有137人,数量压过了当年风头无两的单字名。宗族中排辈的需要,也进一步推进了双名化的趋势,成为宋代以后按照“字辈谱”取名的开端。其次是修仙和五斗米教的社会文化因素。据不完全统计,《晋书》中出现的人物只有60人为双字名,其中属西晋或三国时期的有12人。这12人大多是齐鲁滨海一带人士,那里靠近蓬莱仙岛,自古盛产超然世外的方士,《晋书》中的这些复名者,绝大多数和修仙修道有些关系。自东晋开始,“之”字成了人名中的高频用字。比如琅琊王氏,王羲之同辈中名里带“之”字者有12人,子侄中有22人(如王献之、王凝之),孙辈以下的有近40人。还有画家顾恺之、名将陈牢之、数学家祖冲之、“白袍将军”陈庆之、史学家裴松之等等,均以“之”命名。单纯从文字的角度来说,“之”只是一个虚词,并没有实质性的字义。根据后人的研究,“之”字入名是天师道徒的习惯,具有信仰标识的内涵。天师道宣扬长生不死观念,鼓励采药炼丹,深受门阀士族的喜爱。琅琊王氏“世奉五斗米道”,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尤其虔诚,以致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他任会稽内史时,恰逢孙恩之乱,当叛军包围会稽城时,他不仅不派兵防守,还笃定地祈祷天师相助,最后城破身亡。
 禁忌|新生班里满眼的双字名,在古代曾是禁忌
文章插图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名字全是单字除了“之”字,同样带有宗教性质的“道”“昙”“灵”“僧”等虚字也大量成为人名的用字。比如南朝书法家王询的孙子辈有僧达、僧谦、僧绰、僧虔,曾孙辈有僧亮、僧衍、僧佑。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尤其重视避父祖之家讳,但“之”“道”这一类虚字主要是作为双名中的信仰点缀,所以不需要避讳。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家族五代中人名带“之”字者多达数十人,不仅从姓名中完全看不出辈分,而且父子、祖孙等均“同名不讳”,这也使双名成为一时风尚。出于表意需求和审美需要,门阀士族人名中的虚词逐渐超出了信仰层面,开始普遍出现,这又反过来推动了双名化的进程。
 禁忌|新生班里满眼的双字名,在古代曾是禁忌
文章插图
王羲之说到避讳,南北朝时避讳规则比先秦汉晋的古人还要严格,但时人用了《礼记》中的“二名不偏讳”做挡箭牌——如果名是两个字的,只要不是连起来都相同,就无需避讳,比如孔圣人的母亲名叫颜徵在,只要说“在”不说“徵”,说“徵”不说“在”,就不会触犯亲人的讳。两个字完全重合的概率,比之一个字,需要避讳也就少了很多。客观来说,双字名相对于单字名多出一个字,也能表达更丰富的内涵。比如唐高祖李渊有嫡子四人,分别名为建成、世民、玄霸、元吉,合其名首字为“建世玄元”,寄托了李渊对诸子以及未来的期待。于是,在唐代双字名蔚然成风,已经和单字名比例相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