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宋朝科考刚开始是1年1次,为何改成3年1次?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为了更快地更新人才,宋朝的科考(科举考试)最初是1年1次,可是后来,改成了3年1次。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僧多粥少?
 宋朝|宋朝科考刚开始是1年1次,为何改成3年1次?
文章插图
其实不是这样的,要了解其中的原因,还得从科考的体制说起。所以,在会试结束后,皇帝要亲自考核考官们帅选上来的这些人。这样一来,那些没有真才实学,找人替考,或者走后门进来的人就将无所遁形,考官也要因此受牵连。看来皇帝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只要他励精图治,国家不会衰落。
 宋朝|宋朝科考刚开始是1年1次,为何改成3年1次?
文章插图
我们来算一算时间:从头年的秋天到来年的春天基本上就用了半年的时间,还不包括乡试前的一些准备工作,算下来就要大半年时间。这只是时间维度,我们不能忽略了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空间维度,特别是在古代。古代的交通极不发达,没有高铁和航线,没有热动力,只能靠脚力和马力,所以赶考也是一大难题。就拿出生在眉州(今四川眉山)的苏轼来说吧。
 宋朝|宋朝科考刚开始是1年1次,为何改成3年1次?
文章插图
若会试不中的话,他又得从开封返回眉州,等他回到眉州已经是夏天了,这时,他又得准备参加第2年的乡试。如果一直不中进士的话,他的一生几乎都在为考试而奔波,这还不排除有些落第书生不敢面对现实,在京城的青楼里借酒浇愁,迟迟不敢回家所耽搁的时间。这还只是从考生的角度来看的,我们再来看看考官的工作。考官的日子也不好过,先是遴选考官、考题设置、考前布置,再到监考,誊抄,阅卷,评选,发榜,一系列弄完也要大半年时间。
 宋朝|宋朝科考刚开始是1年1次,为何改成3年1次?
文章插图
这一届刚考完,马上又要准备下一届的考试了,要知道这些考官并不是专职的,他们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做,如果考试太密集,他们是吃不消的。所以,从这个层面看:1年1界的难度也确实不小。经过综合比较,宋朝统治者最终把科考定成了3年1届(也有特殊情况),算是比较合理了。那么,这么久考1次,怎么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呢?很简单,那就是扩大录取名额,每届多录点儿人不就解决了吗?呵呵,看来任何东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