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班超西域行原来还有隐藏任务,解读汉朝神仙中的胡人形象( 二 )


对于这一个形象,考古界也有非常多的争议,许多学者猜测这位仙人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大行伯"。
《山海经·海内北经》: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
在山海经中,大行伯也是手握长戈,在它的东面是犬封国,而贰负的尸首就埋在大行伯的东边。
张骞、班超西域行原来还有隐藏任务,解读汉朝神仙中的胡人形象
文章插图
学者给出了四点理由证实它就是行神——大行伯。首先,画像构图的方向取位,非常符合汉人祭祀行神的方位习惯。其次,大行伯在秦汉的神话传说中属于西方神祇,与画中胡人形象吻合。其三,画中人物之间的联系,在关于大行伯的神话传说中,都能找到根源。最后一点,大行伯把戈的形象也与画像一致。
不管画像中的仙人是不是山海经中的大行伯,其实并不重要。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外貌特征在汉人形象中人是不存在的。它与羽人的形象有着诸多的共同点,它们都与西王母有关,它们同样有着胡人的外貌特征。
张骞、班超西域行原来还有隐藏任务,解读汉朝神仙中的胡人形象
文章插图
除了以上神祇形象外,汉朝人还创造出各种胡人仙境相联系的画像。例如:胡人抱子、胡人骑麒麟、胡人射凤、胡人骑羊等等。
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完全的肯定,汉朝人之所以把仙境与胡人相联系,是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创造的。相比后世的各路神仙已经全部汉化的形象,汉朝的匠人们反而显得更加的严谨。他们认为在西方的神仙,外貌也应该与胡人更加接近。这仅仅是艺术上的表现手法,与胡人在汉人心中的印象和地位并没有直接联系。
张骞、班超西域行原来还有隐藏任务,解读汉朝神仙中的胡人形象
文章插图
张骞、班超的隐藏任务
在汉代,对西王母的信仰非常盛行,她是汉代神仙体系中最重要的神祇之一。在我们中国本土神话中,以昆仑山为中心的神都是上神,更何况西王母能掌管不死药,这对帝王是何等的诱惑。
从秦始皇派徐福寻找长生药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秦始皇对长生的渴望。汉代帝王对长生同样非常执着,炼丹之术也是由汉朝开始盛行。
我们知道,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其目的是想说服大月氏联合抵抗匈奴。汉明帝派班超出使镇抚西域各国,重开丝绸之路。他们出使西域的主要任务虽然是军事任务,但还有另一个我们并不知道的任务——寻找西王母之邦。这并非笔者的信口开河,有史料为证。
张骞、班超西域行原来还有隐藏任务,解读汉朝神仙中的胡人形象
文章插图
《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了张骞从西域归来后,向汉武帝报告的内容:
"条支在安息数里,临西海。暑湿。耕田,田稻。有大鸟,卵如瓮,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
为了验证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真实性,张骞曾向安息国长老打听,而安息国的长老听说条支国有西王母的存在。虽然我们并不清楚张骞是如何翻译西王母,又与安息长老所说的是不是同一个女神,但很可能汉武帝曾嘱托过张骞寻找西王母的下落。
张骞、班超西域行原来还有隐藏任务,解读汉朝神仙中的胡人形象
文章插图
后来,班超的副使甘英抵达了条支,但依然没有见到西王母,但他却听说西王母在"大秦"的西边。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或云其国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居处,几于日所人也。"
为了印证罗马的西边是不是有西王母,甘英也曾想过渡海。结果安息人因为担心两国直接通商后,安息国的利益受损,于是劝阻了甘英。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汉人在证实西王母的过程中,得到了安息长老的指引。胡人就像是神灵与汉人传递信息的使者,或许这就是他们将西方神祇与胡人相联系的主要原因。
张骞、班超西域行原来还有隐藏任务,解读汉朝神仙中的胡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