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先圣:璀璨的齐鲁文化之帮( 五 )


孔子在泰山留下了很多的遗迹,最著名的就是那句“登泰山而小天下”了。在岱顶南侧有遗迹瞻鲁台,是孔子登泰山眺望家乡鲁国的地方。《孟子?尽心上》载:“孔子登东山面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游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难与言。”
还有那句著名的“苛政猛于虎”,也是孔子在泰山说的。《礼记?檀弓》篇载:“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慨叹苛政猛于虎。”孔子恰好从泰山经过,路遇一个被官府欺压逃跑到这里的妇人,而这个地方却是当时有名的虎狼出没之地,孔子因此大发感慨。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这是孔子晚年删定的《诗经》中对泰山的赞叹。孔子一生钟情泰山,泰山对孔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学习礼乐,由此得窥封禅大典全豹;登泰山而小天下,以开阔的眼界胸襟审度自己德才学识的修养;临终之时,孔鲤,颜回、子路相继死去,自知已日薄西山,遂唱出“泰山其颓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挽歌,他把自己的生死竟然交给泰山了。
泰山不仅仅拥有万丈王气,拥有庄严的圣哲,还拥有无边的浪漫,因为,伟大的诗人李白来也泰山了。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唐代开元、天宝年间诗坛上的煌煌巨星。他的光芒一直辉耀着古代诗坛,被誉为诗仙。天宝初年,这位诗仙来到泰山了。他以自己的天纵之才,写出了雄奇瑰丽、豪壮奔放的诗篇,为泰山增添了万端豪情。《游泰山六首》《梁甫吟》《拟恨赋》等都是历史上的名篇。
我们随手拈取一首,“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从中不难看出他飘逸浪漫的情怀和充满神奇的想象。
鲁先圣:璀璨的齐鲁文化之帮】李白游历泰山期间,还有一批酬赠之作。在《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中,有:“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在《早秋赠裴十七仲堪》中,有“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等等,充满了对泰山的赞美与向往。
李白的泰山之游,正是他具备了一定声望与条件,尚在待机进身的特殊时期进行的,既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开阔眼界,追溯历代帝王先贤遗踪,也是为现实功利计,期冀与神仙异士际会,得到高士名师指点。泰山的雄伟与神秘,强烈吸引着李白,使他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从“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到“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再到“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在山上竟然住了四个多月。这种长时间的畅游,在李白的游历生涯中是极其罕见的,足见李白对于泰山的情有独钟。
泰山的历史当中,还有一个伟大的人物不能遗忘,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他的家在淄川,距离泰山不足二百里,他当然也不会错过泰山了。有一个数字可以看出这位小说家与泰山的缘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关泰山的作品有26篇,约占全部篇目的百分之五!只不过与李白对泰山的讴歌与赞美不同,在他的笔下,是借东岳冥府之名,稍加委曲,控拆的是屠戮无辜的残暴现实。
泰山主人生死,人死魂归泰山。这种观念在明清之际极其流行,蒲松龄以此为题,在泰山一代广为收集民间话语,创作了一批短轶小品。蒲松龄的这些泰山小说异彩纷呈,堪称一篇一境界,一事一精神,故事、人物绝无雷同。清代评论家冯镇峦称之为“诸法皆有”,“各极变化”,同是写官员,有张橛子的刚直倔强,范溥的委婉曲致,宋国英的贪狠暴戾,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同是写狐女,胡四姐艳丽柔顺,长亭通礼晓义,云翠仙聪慧机警,如描如画,飘然欲出。
蒲松龄当时不是显赫的大员名人,他去泰山,历史上不会留下什么记载,也少有官方的应酬。但是,我们由这几十篇取材于泰山当地的小说中,可以推测,他多次登临泰山,并在泰山住了很长的时间。蒲松龄除小说外,还有一批赞颂泰山的诗、文、赋等作品,艺术水准比其泰山小说,也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