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聊聊读书的那些事儿( 二 )


二是略读法。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能够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能够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资料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到达阅读目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聊聊读书的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三是写读法。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仅能积累超多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潜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四是选读法。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取。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取,眉毛胡子―把抓似地读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能够结合自我的状况,有针对性地选取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聊聊读书的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五是泛读法。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一样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透过阅读来搜集超多的准备资料。
六是精读法。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能够省得尔。那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就应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所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聊聊读书的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名人读书的故事】文章最后,小编和大家分享几个耳熟能详的读书故事,希望小伙伴们今后更加热爱读书,更加用心学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聊聊读书的那些事儿】1、悬梁刺股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一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住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聊聊读书的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2、匡衡凿壁偷光
古时候有一位非常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最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忙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聊聊读书的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3、车胤囊萤映雪
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资料,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能够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一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