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田中耕一:拒绝升职加薪的“怪人”,把得奖电话当成诈骗
中国历史上 , 这样的例子是数不胜数 。而就在近现代的日本 , 也有这么一个相似的例子 , 他就是43岁才“意外”获得诺贝尔奖 , 获奖之后却消失无踪 , 16年后又逆袭达到人生巅峰的田中耕一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田中耕一旧照
01
诺贝尔奖 , 颁奖领域内的top级奖项 。获奖者往往代表的是某一领域最为顶尖、杰出的人才 。但有趣的是 , 在获得诺贝尔奖项之前 , 田中耕一的生活充斥着上下班的枯燥生活 , 全然不像那些顶级科学家该有的样子 。直到获奖信息出来后 , 仍有不少人对此瞠目结舌 , 表示难以相信 。
田中耕一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 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市民形象 。1959年8月 , 田中耕一出生于日本富士山首府富山市 。成年之前的学习生涯中 , 因为天性害羞内向 , 田中耕一并没有给人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 。18岁后 , 田中耕一考入了日本东北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直至毕业 , 田中耕一也都看起来极为平平无奇 。勉强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 , 获得电气工程学位后 , 田中耕一进入到了小型的仪器制造公司 , 成为了一名研究员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田中耕一照片
02
万万没想到的是 , 老板一个无心的决定 , 却是直接培养出了一个后来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 。被老板任命参与新项目后 , 哪怕只有高中化学程度的田中耕一 , 还是只能咬咬牙硬着头皮顶了上去 。在工作之中 , 因为没有受到学术界“常识”的限制 , 田中耕一首次使用了激光射击了大分子化合物 , 更是在紧张之中将甘油倒进了钴粉末里 。此时的他 , 连自己也没有想到 , 这样的一次误打误撞 , 却直接的打开了一片崭新科学领域的大门 , 也让后来的诺贝尔化学奖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田中耕一工作照
失误之后 , 田中耕一后悔极了 。想着原料昂贵的价格 , 田中耕一咬咬牙 , 决定用自己失误形成的混合物做实验 。然而阴差阳错之下 , 田中耕一却从中提取出来了分子量超过1000的化合物 , 这让他惊喜不已 。依据现有科研成果和思路 , 田中耕一又研制出了分析仪器并立刻申请了专利 。为公司创造了极大的经济利益和价值 , 而这项技术 , 就是后来所说的"软激光去活化"技术 。
【诺奖得主田中耕一:拒绝升职加薪的“怪人”,把得奖电话当成诈骗】03
事实上 , 在田中耕一发现并申请专利后 , 就再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在一名化学老教授的多次建议下 , 他才将自己的这个发现编撰成了论文 , 发表在了国外的刊物上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田中耕一获奖照片
就这样一直到了2002年 , 田中耕一突然接到了一通来自海外的诺奖通知电话 , 彻底的改变了时年43岁田中耕一的命运 。然而一开始田中耕一以为是诈骗电话 , 压根不相信 , 直到经过自己核实后 , 才真正相信了自己十余年前发表的那篇论文获得了诺贝尔奖 。
但令人不解的是 , 获得诺贝尔奖本就是一件举世瞩目的盛事 。田中耕一在领取了荣誉后却十分低调 , 又一次消失于茫茫人海之中 。当人们再见到他时 , 已经是在16年后的日本NHK的访谈之中 。此时的田中耕一再无往日的内向 , 双目间都散发着自信的光芒 。
- 2位诺奖获得者同台,杨振宁提出一问题,莫言的回答让人拍案叫绝
- 新书上架|诺奖作家托卡尔丘克《糜骨之壤》: 动物复仇案反思人和自然
- 击败德国天才的中国天才,多年后做了和尚,德国选手获“诺奖”
- 史上仅此一家的“连中六元”得主,最后却只能投河自尽,连名字都被朱棣删去
- 诺奖得主罗素表示:汉字有三大“缺陷”,他具体指的是哪三方面?
- 24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100个经典名句,每一句都是人生
- 普利兹克奖中国首位得主王澍:设计不是为了消灭生活,更不是为了消灭文化
- 全国首届楷书展最高奖得主雷虎的行书不赖,将二王笔法发挥到极致
- 他一生遁世,却成为多位诺奖作家挚爱的诗人
- 图灵奖得主Edmund Clarke感染新冠逝世,教计算机自己检查错误的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