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可绕手指,锋利削铁如泥,阿昌族的户撒刀有多厉害?

文/元气少女QMQ
众所周知,中国少数民族有三大名刀:甘肃保安族的腰刀、新疆维吾尔族的英吉沙小刀以及阿昌族的户撒刀。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角,就是三大名刀之一的阿昌族户撒刀。
柔软可绕手指,锋利削铁如泥,阿昌族的户撒刀有多厉害?
文章插图
我国的阿昌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云南省陇川县,与当地的景颇族、傣族等少数民族较近,因此交往也比较密切。十年前的人口普查显示,阿昌族只有三万多人,在十四亿人口的大国里,阿昌族的人数占比确实不高,但是阿昌族人民高超的武器制造工艺却是其他民族所推崇备至的。
阿昌族擅长造武器历来已久,早在唐代,这里便是南诏王的“武器制造营”。那个时候少数民族之间争斗十分激烈,锋利的武器是取胜的关键,正是凭借着阿昌族人民制造的刀剑,南诏王成功捍卫住了自己的王位和国家,雄踞一方长达两三百年。
柔软可绕手指,锋利削铁如泥,阿昌族的户撒刀有多厉害?
文章插图
阿昌族所制造的武器中,又以刀最为出名,其中阿昌刀是阿昌族人民引以为傲的作品。
阿昌刀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时朱元璋膝下有一义子,名沐英,此人虽自小出身贫苦,但是由于才智过人、武功高强,深得朱元璋赏识,十二岁之后就跟着朱元璋四处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彼时,明朝初建,南蛮未定,麓川国主思伦发叛变,于是朱元璋命沐英领兵平定叛乱。
柔软可绕手指,锋利削铁如泥,阿昌族的户撒刀有多厉害?
文章插图
沐英领兵入驻大理,与思伦发多番交手,难分胜负。沐英初到云南,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不是很了解,在作战时吃了不少亏,思伦发的军队又多为散兵游勇,近战搏击的战斗力十分强,明朝的军队不是其对手。特别是他们使用的是当地特制的随身小刀,轻巧锋利,和明军的长矛大刀比起来要灵活许多。
面对这样的情况,沐英想着,一定要寻到比敌方更好的武器才能扭转明军在近身战中的不利局面。
当时,有不少阿昌族人被编入沐英的军队,沐英发现他们腰上别着的小刀就与思伦发军队的小刀颇为相似,只不过没有那么细长、锋利。原来,阿昌族人生活之地丛林茂密,山路难开,蛇虫时常出没,于是他们身上常备此刀,一来为了防身,二来方便日常开路所用。
柔软可绕手指,锋利削铁如泥,阿昌族的户撒刀有多厉害?
文章插图
沐英觉得阿昌族的刀似乎可为自己所用,于是就召来其中一个阿昌族士兵,问道:“你们阿昌族的刀和对面的刀比起来,谁更有胜算呢?”。 阿昌族士兵回答:“麓川之刀是为杀敌才造得如此锋利,而我们的刀是为了自保才佩戴的,孰高孰低,将军心中自有定夺。”
没想到这个阿昌族人竟如此坦然,沐英又说道:“阿昌族的刀虽好,若是不能杀敌,怕是也很难留得久啊!”。沐英一语双关,阿昌族士兵一下就听出来了其中深意,他说道:“若阿昌族能助将军一臂之力,造出杀敌之刀,那是我们族人的荣幸。”听到这一回答,沐英终于满意地笑了。
沐英召来阿昌族造刀的工匠,让他参考汉族的大刀,造出一把既锋利又便于携带作战的刀。阿昌族的刀匠也不负众望,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经过多番锤炼,终于锻造出了让沐英满意的刀,此刀“柔可缠指,剁铁如泥”,思伦发军队的刀在此刀面前黯然失色,双方在定边决战,明军大获全胜。明朝统一了云南,麓川从此畅通无阻。
此后,沐英奉命在云南修府镇守,为了犒劳阿昌族人的功绩,沐英厚赏了当地的阿昌族人,阿昌族人成为协助明朝守卫云南安定的重要力量。同时,为了表示对阿昌族人的尊重,沐英将阿昌族人造出的这把刀命名为“阿昌刀”。后来因为陇川此地的阿昌族受户撒、腊撒两个土司的管辖,故后人又称“阿昌刀”为“户撒刀”。
柔软可绕手指,锋利削铁如泥,阿昌族的户撒刀有多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