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奋斗秘史( 三 )
同时 , 也开始筹备着他要干的"大事" 。
"当年青春文学开始流行 , 我心想要和那些少年作家们一决高下 , 几乎整整一个学期在写《三重门》 , 荒废了听课 。
学期末我自以为天资聪颖 , 临时抱佛脚也没问题 , 不想高中的佛脚比较粗 , 抱不动 , 很多学科没有及格 , 不幸留级 。 "
按理说 , 留级本来也不算什么大事 , 但对当时才16岁的韩寒 , 却感觉自己遭受了青春期的一个重大挫折——那就是无法忍受从自傲变成被人轻视 。
多年后 , 韩寒曾这么描述他的羞辱感——
"留级不是什么光荣的事 , 我从全村人的骄傲一下子变成了村渣 。 很多同学不能理解 , 但这绝对很羞耻的好嘛 , 你能想象一觉醒来 , 你女朋友从你的同学变成了你的学姐 , 但人还是同一个那种感受吗 。 "
文章图片
三、
1999年 , 韩寒17岁 , 还算未成年 。 但这一年 , 命运决定开始认真"照顾"一下韩寒 。
此时的韩寒 , 已经严重偏科 , 老师们都为他"惋惜" , 只要一见到他 , 就忍不住"摇头" 。
韩寒却不以为然 , 反而对老师们施加给他的过度担心 , 而心生不屑 。 学校老师们 , 还有同学们 , 都不知道韩寒哪里来的"狂傲" , 敢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
自古以来 , 奇人 , 不是有着过人的才气 , 就是有着过人的幸运 。
韩寒 , 自然也不例外 。 而就在这1999年 , 《萌芽》杂志为了求生存 , 开始试水"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 , 并联合复旦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一起搞 , 一等奖获得者可以免试轻松进入大学 。
韩寒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新概念大赛"的征文启事 , 怦然心动 , 便想也不想就将自己的两篇文章按地址寄去 。
稿子寄走 , 韩寒才开始想——"如果这个可以直接不用考试上大学就太好了 , 我就想着到高三的时候可以有大学笑纳我 。 "
回到宿舍 , 韩寒和室友们说:"自己正在写一部名为《三重门》的长篇小说 。 "却一句也没提他投稿给"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事 。
文章图片
3月28日 , 是一个星期天 , 上午9点 , 正在家里看书的韩寒突然接到《萌芽》杂志编辑胡玮莳打来的电话 , 问他:
"昨天为什么没去参加复赛 。 "
原来是"新概念作文大赛"规定 , 初赛人围作者 , 要再次参加复赛 , 当面"命题作文" , 为防止有人代笔(抄袭) 。
韩寒急着去找父亲 , 韩仁均一听也急了 , 立刻带着儿子韩寒 , 出了一笔"巨款"出打到一辆(黑)车匆忙赶到复赛考场 。
好险!
韩寒能够接到这个电话 , 幸亏爱才心切的叶兆言和陈思和 。
两人要求大赛组委会再次给韩寒挂电话 , 才保住了韩寒的大赛一等奖"桂冠" , 同时也为中国保住了一个"少年写作天才" 。
韩寒参加完初试后 , 大赛组委会为了"验明正身" , 杜绝造假 , 就立刻向韩寒发出了复赛的邀请 , 然而 , 韩寒却没有来 。
大家就想 , 初赛文章不是韩寒写的 , 文笔太老练了 , 他不敢来了 。
多年后 , "大赛之父"、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 , 回忆说——
"下午三点钟开颁奖大会 , 上午10点左右 , 我们把一等奖获奖者的名单都定好了 , 没有韩寒 。
当时有两个评委 , 我记得好像一个是叶兆言 , 一个是陈思和 。 "他们说 , 韩寒文章真是很不错 , 如果真是他写的 , 那没得奖太可惜了 , 要不你们打个电话再确认一下?
我们就问评委 , 你们同意不同意 , 因为这是首开先例 , 同意我们就打电话 。 评委一致通过 。
果然 , 韩寒并不是怕来 , 而是家住郊区 , 邮递误事 , 根本就没有收到复赛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