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一直以来,徽州是艺术家们的创作天堂。浓厚的徽州文化,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黄山黟县人汪晶德是第一位用陶瓷画呈现徽州古民居的画家。近来,他又在尝试着各种技法的综合运用,让自己的徽州古民居陶瓷画作品色彩更丰富,更具有神秘感和现代感。
退休从艺,徽州古民居是作品主角
汪晶德,黟县人,现为中国山水画家,陶瓷艺术家,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黄山市陶瓷协会副会长,陶瓷艺术大师。他曾入伍当过兵,在地方从过政。不过,他在知天命之年,提前退休,捡起那支童年时在田埂上作画的“树枝”,开始专业学习绘画。
文章插图
汪晶德。
汪晶德开始走进中国美术学院,潜心学习,打造基础,重塑自我;开始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山水的美丽,陶冶自己的情操;开始走出国门,领略异国风情,拓展自己的视野……在这期间,汪晶德受到李宝林、沉浮等多位大师的指点和启迪。
无论身处异国还是客居他乡,最终打动汪晶德的还是家乡,那里有一方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的土地,有一座留下无数故事的村落,有一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园。
汪晶德出生在徽州,生长在徽州。徽州文化的滋养与浸润,使他在绘画艺术中获益匪浅。而徽州古民居也是他作品中的主角,那是他最熟悉的事物。汪晶德山水画中的徽州古民居,典雅、清新、温文尔雅,又不失苍润、浑厚。
另辟蹊径,把徽州山水搬上陶瓷画
汪晶德精心钻研陶瓷技术,将自己的国画与陶瓷画结合在一起,将定格在宣纸上的徽州古民居移植到瓷器上。其实,接触陶瓷作画,纯属一次偶然的机会。
2008年左右,汪晶德一位常居景德镇的老友到黟县游玩,邀请汪晶德去景德镇作客。汪晶德应邀前往,他惊奇地看到,很多人在陶瓷在上作画,山水、花鸟、人物,十分逼真,相比国画又容易收藏,不虫蛀,不发霉,不变质。
文章插图
【黟县画家汪晶德:让徽州古民居陶瓷画更“出彩”】汪晶德的作品 。
汪晶德萌发了“试一试”的念头,说不定,是一场奇遇。 “这一试,就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了,画陶瓷有瘾,越画越过瘾。”汪晶德笑着说。
最先被汪晶德搬上陶瓷画的,就是他擅长的徽州山水、古民居作品,但尝试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汪晶德得先学陶瓷作画的基本功。
“先从青花入手,就是釉下彩和釉上彩两种,这和宣纸上画水墨画的手法类似,对于初学者来说,容易掌握。”
后来,汪晶德逐步将徽州古民居运用到釉上彩,也叫新彩,在烧好的瓷板上,用油料绘制,再用800度低温烧制成画。汪晶德在陶瓷画入门后,慢慢向高难度发起挑战。
他开始用高温颜色釉绘制古民居,这是其中一个难点,相当难掌控,甚至有些不可控。 “高温颜色釉是一种窑变材料,用这种材料来绘制古民居,难度就比较大一些。因为它会起变化的。”汪晶德说,“比如,我画出来的线条是很细的,但烧出来就变很粗了,就是烧出来这个古民居,变形了。”
在陶瓷作品中摸索多年,汪晶德创作了500多幅作品,如今,无论花鸟山水、人物风景,汪晶德的陶瓷画已然自成风格。
不断尝试,只为更好地呈现古民居
虽然已将陶瓷画创作出自己的风格并取得独特的成就,但汪晶德没有停下思考与学习的脚步。如何让古民居更好地在陶瓷上呈现?这是汪晶德近来正在思索的问题。
“我还在尝试最难的一步。”汪晶德说,他正在探索一种组合技法,用各种绘制方法,比如青花、新彩、分水、高温颜色釉等等,混在一起运用,来表现作品。 “这样一来,作品的色彩更丰富,内容也很丰富,能够使作品更具有神秘感,现代感,但是难度会更大,可操控性就更小了,有人尝试过,但成功者极少。”
- 画家专栏 │钟金镖——精品人物画 形神俱佳
- 中国画中的理想男人
-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郑午昌绘《李白诗意图》
- 云烟浩莽绘丹青 笔墨立空写奇观 ——记著名书画家王诗皓
- 画家专画“祖传假画”,一幅《三英战吕布》火遍全网,让人捧腹
- 画家心脏骤停10分钟,苏醒后凭记忆还原地狱的模样,看后让人心惊
- 亿元画家不幸福好友夺妻痛苦不已,再婚美人更加恐怖
- 美国著名画家笔下风景油画50幅,美醉了
- 列宾的学生,美国杰出画家尼古拉·费欣,油画作品选集
- 著名画家李存和丨神韵傲骨 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