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起义之时,并不是最强大的一支,然而陈友谅,张士诚最终都败于他手。仅仅从军队的力量,手中谋臣武将的数量上来看,朱元璋能够取得胜利,有很多的偶然性。可是,看到在内蒙古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地区,出土了一个极为珍贵的文物,小编才知道,朱元璋能胜利是一个必然,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偶然性!这个文物就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铜火铳。这个铜火铳比较特别,已经有点超出“火铳”范畴,有点像现在的火箭炮。
文章插图
火铳,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管状型火器,在唐朝后期,就已经在军事上开始运用,元朝时期,火铳的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经常运用于战争之中,跟随技术的进步,火铳也得到了响应的发展,一种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火铳应运而生。而这种新式的火铳,朱元璋就在很多的战役中使用过,也是打败对手的杀手锏。朱元璋拥有的“铜火铳”,炮口非常的大,管比较短,射程也很近,体积太大也没有瞄准器,命中率也不高。然而,这样的武器,缺成为朱元璋打水仗的胜利法宝。朱元璋,为什么如此重视火器呢!众所周知,元朝是从马背上,争夺天下。元朝末年,起义军面对元朝的骑兵队,就算胜利,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朱元璋一群人,起义之初,也没有办法弄到马匹,于是就要寻找,寻找对付骑兵的办法。
文章插图
于是,火铳成为起义军致胜的法宝。从历史资料上来看,朱元璋从起义到建立大明朝,每一场战斗之中,都会使用火器。尤其是朱元璋稳定江山的关键战役——洪都之战,鄱阳湖之战,平江之战中,都有大量的火器使用!《明史记事本末》记载,洪都之战,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明朝开国公爵邓愈,就用火铳击退陈友谅的大军。《明史》中也有记载,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和朱元璋双方,都曾以大口径火铳参战。《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平江之战,徐达曾经在城楼之上,设置弓弩,火铳,并用炮击城池。从这三大战役中就可以看出,朱元璋的部队,对于火铳的运用相当的成熟,而且使用的规模非常庞大,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历史资料的短缺,至今也不知道,专门为朱元璋生产火器的部门,到底是什么!
文章插图
然而根据历史记载,我们可以反过来推一番。1380年,也就是洪武十三年,《续文献通考》中有明确的记载,朱元璋下诏书,专门成立“置军器局”,专门从事军用武器的生产。这个时期,军器局是一个比较综合的生产机构,刀枪,盾牌,盔甲,火铳,马鞍等,都由其负责。1388年,蓝玉打败元军,明朝的边境局势发生了变化,从主动进攻进入防御模式,并专门成立大宁卫,东胜卫等卫所,抵御草原各个部落的骚扰。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防御性武器的火铳,需求大增,一个简单的军器局的生产能力,根本满足不了。1393年,朱元璋下令,将其他军用装备的生产,从军器局分离出来,自此之后军器局专门负责各种口径的火铳的生产。随着产能的需要,1395年,朱元璋有下令,把一些火器生产,再一次分给兵仗局。
文章插图
那么,朱元璋之前的火铳,是哪里生产的呢!因此,一些专家分析,洪武十三年之前,朱元璋成立的机构,只有一个——宝源局,最初之时,这个局用来铸造钱币。由于,钱币和火铳都需要铜,很有可能宝源局也负责火铳的生产。战争对火器需求增加之时,宝源局就停止铸币,专门从事火器制造,洪武八年之后,大规模的战事已经不多,宝源局再一次恢复铸币的功能。就是因为有宝源局,这样的一个特殊机构,为朱元璋源源不断的生产武器,才让其在于元朝,陈友谅,张士诚的征战之中,如虎添翼,最终问鼎天下,建立大明朝。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六大国家一级国宝文物,最后一件确实是穿越时空者留下的铁证
- 1978年, 李渊外孙女墓被发掘, 专家发现一文物, 揭开她的奇怪癖好
- 朱厚烨墓出土一件金簪,却震撼了考古界,专家:金簪上的天上人间
- 六大国宝级文物中的国宝,最后一件绝对是穿越时空者留下的
- 雍正从一件小事,看出年羹尧不可靠,将来必败!
- 受不了了!这些不正经的历史文物,把我都逗笑了
- 稀世国宝从大墓中出土,郭沫若欣喜作诗,周总理却冷冷说了几个字
- 章公祖师案入选法院年度十大案件:开辟追索流失文物新路径
- 牛年对联大全带横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