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 钱杜 梅月知心室局部
梦得因桃数左迁 , 长源为柳忤当权 。
幸然不识桃并柳 , 却被梅花累十年 。
——刘克庄《病后访梅九绝》其一
南宋宝庆三年 , 是刘克庄在建阳任知县的第三年 。
他能有这个位置是不容易的 。和大多数唐宋著名诗人不一样 , 他不是进士出身 。弱冠之年他曾两次应进士试 , 然而虽然“生有异质 , 少小日诵万言” , 他的才华却没有被主考官看中 , 连续两次名落孙山 。
幸而他的祖父、父亲都曾在朝为官 , 依例可以“荫补” 。于是他放弃了和千军万马挤科举的独木桥 , 靠着父辈的官荫做了靖安县的一名主簿 。
这好像是某种预兆 , 暗示着他的仕途不会一帆风顺 。
片片蝶衣轻 , 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 , 百种千般巧 。
朝见树头繁 , 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 , 雨洗风吹了 。
——刘克庄《卜算子》
经历了数年的沉沦下僚、父丧守制 , 三十岁的刘克庄被沿江制置司主帅李钰罗致幕下 , 前往江淮前线 。
当时金朝在对蒙战争中失败 , 被迫南迁汴梁 , 国力大受损失 。本来就无心收复失地的南宋朝廷一厢情愿地认为金已无力侵宋 , 直接面对金军的江淮一线军力废弛 , 后防空虚 , 一旦金军来攻 , 必无胜算 。
刘克庄不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 他和大部分南宋文人一样 , 对本朝的内忧外患有极强的危机感和责任心 。
国脉微如缕 。问长缨何时入手 , 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 , 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 。岂有谷城公付授 , 也不干曾遇骊山母 。谈笑起 , 两河路 。
少时棋柝曾联句 。叹而今登楼揽镜 , 事机频误 。闻说北风吹面急 , 边上冲梯屡舞 。君莫道投鞭虚语 , 自古一贤能制难 , 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 , 莫题柱 。
——刘克庄《贺新郎》
刘克庄上书幕主李钰 , 指出布兵疏失 , 建议谨慎出击 , 并且提出了“抽检极边戍兵 , 使屯次边 , 以壮根本”的对策 。可惜一个毫无军事经验的幕府文人 , 意见注定不受重视 。李钰没有采纳他的提议 , 在与金兵的冲突中失利 , 滁州、扬州被围 , 朝野震动 。
主帅兵败 , 幕下参谋自然也要被问责 , 刘克庄自请归奉南岳祠 , 离开了他始终念念不忘的抗金前线 。
他回到家乡莆田 , 专心文墨 , 与一群不得志的下层文人交游 , 以诗文相砥砺 。这个圈子里的诗人未必都有很高的才华 , 但都有长期沉沦的悲辛和怀才不遇的愤慨 。他们身份各异 , 也没有一致的文学主张 , 但翻开他们的作品 , 细细分辨 , 能看出字里行间的不平之气 , 像一张隐形的标签贴在他们身上 。
后来一个书商为他们出版了一部诗集 , 名为《江湖集》 , 这个群体因此被称作“江湖诗派” 。
《江湖集》出版时 , 刘克庄已经起复 , 任建阳知县 。
他的才能再次有了用武之地 , 尽管没有抗金前线的波澜壮阔 , 也能为建阳的百姓尽一番心力 。
他遍访当地群贤 , 勤于听讼 , 修缮学校 , 增补粮仓 。知县并不是什么位高权重的大官 , 却是为民办事的最佳位置 。他和底层人民相处得太久了 , 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 。
他的政绩受到上司赏识 , 如果不出意外 , 任满之后他会升迁 , 而随着《江湖集》的出版 , 他的诗名也越来越大 。他还年轻 , 前途一片光明 。
然而不幸的是 , 《江湖集》中 , 收录了他那首著名的《落梅》 。
一片能教一断肠 , 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 , 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 , 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 , 却忌孤高不主张 。
——刘克庄《落梅》
- 中国瓷器千万种,唯这种瓷被誉为“瓷中君子”,是文人雅士之最爱
- 文人相轻冰心讽林徽因“渣”,张爱玲瞧冰心作,杨绛嫌张爱玲丑
- 李白墓前被人信手涂鸦,明朝文人大发感慨,一句话成为永恒经典
- 中国文人和扇子的那些逸闻趣事
- 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除了诗词歌赋就没有别的作为了吗?
- 辛弃疾很胆大的一首词,一边吹自己的牛逼,一边大骂南宋官场腐败
- 花港观鱼曾经是南宋大宦官的私家花园,这是真的吗?
- 现代科学难以解释的古代智慧
- 古人是如何刷牙的:南宋已有牙刷流动摊和专卖店
-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大宋优待文人其实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