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评价于丹是个“神父”,于丹和易中天真是二三流学者吗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明朝·增广贤文
二十年前,曾有一部非常优秀的大型文化综艺类节目,叫作《百家讲坛》。众多文史爱好者觉得,它由央视首播,邀请大腕云集,算得上近半个世纪来,文化底蕴最浓厚、节目内容最庞大的大型文化科普节目,特别是那句清新脱俗的开场白“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说《百家讲坛》是一档成功的综艺节目。首个原因是它的收视率曾经一度达到0.69%;再者那些登上过讲坛的大师,如今全部都是家喻户晓的大腕,比如马未都、于丹、易中天、纪连海、袁腾飞、王立群等等。只要是稍微喜欢一点文史的朋友,想必对那些大师级人物都不陌生。
陈丹青评价于丹是个“神父”,于丹和易中天真是二三流学者吗
文章插图
后来,马未都专心经营观复博物馆,袁腾飞、纪连海、王立群等人逐渐退出荧屏,依然从事教育行业。只有易中天和于丹成为《百家讲坛》最活跃的佼佼者。出书、访谈应接不暇,或许是人红是非多,不久便有人站出来说,于丹和易中天是不入流的学者。连现代绘画大师陈丹青曾评价于丹是个只会讲大道理的“神父”。事实真的如此吗?文化教母于丹
于丹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1962年出生的她,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双亲都是较有名气的知识分子,于丹家可以说是文风盛行。由于得天独厚的家教环境,于丹从小对国学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高考结束后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最终拿到文学硕士和影视学博学位。
陈丹青评价于丹是个“神父”,于丹和易中天真是二三流学者吗
陈丹青评价于丹是个“神父”,于丹和易中天真是二三流学者吗
文章插图
在此以前,于丹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大学教授。20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于丹借助十一黄金周的时间,登上《百家讲坛》的舞台,向全国的电视观众呈现一场连续七天的《论语》系列讲座。节目结束后,立刻引来全国观众的好评如潮。大家被于丹老师妙语连珠的口才,诙谐幽默的文风深深地感动。于丹也因此名声大噪,火遍大江南北。于丹讲《论语》为什么会火。原因很简单,因为《论语》一直被奉为圭臬,中国人视它为五千年治世的根基,历史上更有着“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如此一本深不可测的经典古籍,经过于丹妙趣横生的讲解,居然变得如此生动有趣。一时间,于丹得到“国学教母”的称谓。
陈丹青评价于丹是个“神父”,于丹和易中天真是二三流学者吗
文章插图
陈丹青评价于丹是能说会道的神父。言下之意是说,于丹只会滔滔不绝地讲一些“不着边际”的大道理,没有直面现实问题。其实,熟知《论语》的朋友都知道,它本身就是一部教人修身养性的儒家经典,再具体说它是一本儒家大义的集合。所以,于丹以《论语》讲道理本身没有错。陈丹青对她的评价,有些脱离《论语》本身。何况,于丹大学毕业后便留校成为一名教授,必然有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过人的才华能力。从她讲课的风格和讲课的内容便可以看出,是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士。虽然有人指出,于丹的讲课中经常出现失误,这种情况也实属人之常情。毕竟,文化重在传达道理,而非文化所附着的故事。
陈丹青评价于丹是个“神父”,于丹和易中天真是二三流学者吗
文章插图
“不正经”的三国学者提起易中天,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他十分玩世不恭的讲课方式,自《百家讲坛》播出以来,易中天应该算是最不正经的讲师。很少有人能领会到,自古文人多狂士。越是看似不正经的学者,往往有着对文史深刻的见解,不信你看三国的祢衡和魏晋的竹林七贤。
易中天确实是个大才子,从他的言语谈论中,能够感受到他有着非常渊博的知识涵养,比较精通历史、国学、艺术等领域。他与于丹同一年登上《百家讲坛》,基于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那些晦涩难懂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从易中天口中讲出后,变得十分贴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