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孔子周游列国如何赚取财帛?孔子的钱财观是怎样的?( 二 )


简单说,就是在儒家乃至于孔子心目中,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达到的最理想、最顶级的终极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 。
这就好像在今天,有人问你,你认为谁代表着最理想、最顶级的终极生活状态呢?
马云?比尔·盖茨?乔布斯?袁隆平?
对这一点,孔子自己闪烁其辞,或者说史籍记载语焉不详,我们站在好不容易找到的紧要处,却如堕云雾 。但是,中国著书立言的传统,使得我们仍然可以从儒家留下的文字间细细揣摩,寻找蛛丝马迹,然后顺藤摸瓜,发现其中的秘密 。
在《中庸》一书中,儒家对于周武王留下了这么几句热情洋溢的评价——
“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
按照《中庸》的记录,这一评价是孔子说的 。这一点很难确定,但肯定是儒家说的,更重要的是,这一评价明显代表了儒家的评判标准,也非常接近孔子的终极价值观 。
孔子|孔子周游列国如何赚取财帛?孔子的钱财观是怎样的?
文章图片
这个终极价值观是什么?
请看仔细——
第一,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尊为天子);
第二,拥有尽可能多的财富(富有四海之内);
第三,有宗庙祭祀(宗庙飨之);
第四,子孙延绵且保持强势(子孙保之) 。
我们把这个终极价值观和儒家自身的历史轨迹结合在一起看,严丝合缝!
这种现实的追求,就是儒家的心向往之,孔子也是一样的 。说儒家是入世之学,铁证如山 。
那么,既然儒家如此推崇财富、地位,这一点为什么在孔子身上体现得不明显呢?
因为,孔子追求财富、地位有一条不太明显的途径:儒家取之有道的“道”,是一条“隐秘”之路 。
在孔子看来,财富与社会地位应从哪里来呢?
答案是,从一个人的贤能中来,用一个人的贤能来获取 。
孔子|孔子周游列国如何赚取财帛?孔子的钱财观是怎样的?
文章图片
在孔子看来,在理想的社会中,君主以礼来治理天下,而要维护这种礼的秩序,君主就要依靠贤人君子,社会财富、地位也自然而然地按照贤人君子的贤能程度来分配:贤能程度越高,社会地位越高,财富也就越多 。儒家以为,用这样的价值标准梳理社会,整个社会就会形成羡慕贤能君子的风气,礼的社会秩序也就由此稳固了 。
从这个价值观里,我们依稀已经看到了中国的历朝历代 。
那么,什么才是评价贤人君子的标准呢?
那就是对于礼的遵从,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各种美德——仁、义、礼、智、信……这些最终全部可以兑现为财富价值 。因此,当你看到“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的诗句,千万不要以为是励志的鸡汤!
在孔子心中,你只有具备了美德,才能谈是不是贤人君子,而只有成为了贤人君子,你才有资格去要求社会地位与财富 。这里有一个先后顺序 。孔子是不可能撇开贤人君子的前提,而去谈获取地位、财富的,这就是所谓的“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