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诸葛亮鲜为人知的一面:为置此人于死地,不惜舍弃战略要地
千百年来,蜀相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形象,已经留在了绝大多数读者的心目中。诚然,诸葛亮的形象一直都是很正面的,就连诗圣杜甫也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来赞美诸葛亮的不辞劳苦。
文章插图
但是,人无完人。哪怕诸葛亮的形象趋近于完美,他也做过一些不太光明的事。例如在魏延之死、李严被废这几件事情中,诸葛亮的动机都不得不让人怀疑。不过可以理解的是,诸葛亮出身士族集团,又是蜀国内部荆州集团的领袖人物,他的一些政治手段,其实是无可厚非的。不过,诸葛亮在孟达之死中,做的一些事情,却是有些蹊跷。为了致孟达于死地,诸葛亮不惜放弃了上庸三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文章插图
说到孟达,不少人对其都有些痛恨。因为这样一个反复小人,恐怕很难得到读者喜欢。在正史和演义中,孟达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从而一直在魏蜀之间摇摆不定。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孟达则是更为可恨,因为是他阻止了刘封救援关羽;就连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也是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而亡。而在历史上,孟达先后背叛过刘璋、刘备、曹丕,确实是个反复小人。
文章插图
就连颇有雅量的诸葛亮,都对其有切齿之恨。据《三国志?费诗传》记载,当时有个叫李鸿的降人来拜见诸葛亮和费诗。席间,李鸿便说了这么一番话:“间过孟达许,適见王冲从南来,言往者达之去就,明公切齿,欲诛达妻子,赖先主不听耳。”可以看到,诸葛亮确实对孟达痛恨无比,甚至要将责任追究到孟达妻子上,不过被刘备给制止了。
文章插图
暂且不谈诸葛亮与孟达的恩怨,我们先来看一下孟达死因。孟达受到排挤之后,不得已将上庸三郡献出,然后投降了魏国。对于孟达来降,曹丕表现出了高度重视。《三国志》注引《魏略》曰:“文帝时初即王位,既宿知有达,闻其来,甚悦……又王近出,乘小辇,执达手,抚其背戏之曰:‘卿得无为刘备刺客邪?’遂与同载。又加拜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孟达手中的三郡之地,是曹丕非常重视的一处战略要地。有了孟达在上庸一带镇守,便可以时刻监控着荆州和益州的动向。而孟达在投降魏国之后,也一直对上庸三郡,拥有着高度的自治权。
文章插图
不过,孟达在曹丕死后,却感受到了朝堂中的威胁:“达既为文帝所宠,又与桓阶、夏侯尚亲善,及文帝崩,时桓、尚皆卒,达自以羁旅久在疆埸,心不自安。” 不仅如此,曾经背叛刘封的申仪还上奏攻讦孟达,并引起了司马懿的注意:“司马宣王遣参军梁几察之,又劝其入朝,达惊惧。”
- 诸葛亮究竟得了什么怪病?七星阵也无法续命,病名听着很耳熟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诸葛亮|深度解析诸葛亮为什么隐居山野却能闻达于诸侯?
- 罗贯中|三国隐居的“第一人”,诸葛亮都要求见,罗贯中却不爱提及
- 庞统|蜀国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庞统临死前说句话,诸葛亮听后想归隐!
- 蜀国|诸葛亮天资聪颖,为何儿子却昏庸无能?诸葛瞻临终幡然醒悟
- 谋士|蜀国有个谋士,若不是死得早,估计三国都没诸葛亮啥事了
- 诸葛亮为减少杀戮,竟然发明了一种面食,最早竟是用来代替人头!
- 诸葛亮|蜀国明明比魏国要弱, 为何诸葛亮一直坚持北伐 原因很简单!
- 东西|诸葛亮其中一项发明,不仅救下蜀国10万大军,至今仍在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