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古代男女授受不亲,淳于髡问:嫂子掉进水里是救还是不救呢?

如果说春秋时期是诸侯和卿大夫的舞台 , 那么战国时期就是“士”的舞台 , 在波谲云诡的战国时代 , 士之阶层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政治局势 , 成为各国诸侯极力延揽的人才 , 而随着士之阶层的崛起 , 百家争鸣成为这一时期文化的主旋律 , 说到百家争鸣 , 就不得不提存在于齐国的“稷下学宫” , 正是由于稷下学宫的创办以及兴盛 , 促进了战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 。

诸子百家|古代男女授受不亲,淳于髡问:嫂子掉进水里是救还是不救呢?
文章图片
稷下学宫产生于齐桓公时期 , 当然这个齐桓公并不是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姜姓吕氏齐桓公 , 而是战国时期妫姓田氏齐桓公 , 齐桓公之后 , 齐威王让稷下学宫正式成为官学 , 他礼贤下士 , 吸引了一大批学士到稷下学宫学习以及讲学 , 稷下学宫的教育模式比较有意思 , 即讲学的先生并不是固定的 , 而且学生和先生可以自由配对 , 而不管是学生还是先生在政治上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 因为他们有“不治而议论”和“不任职而论国事”的权利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很多稷下学宫的人活跃在政坛上 , 为齐国的再次兴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 在众多的稷下先生中 , 有这样一位很特别的人 , 他名显于世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才华 , 这份才华能让人忽略他的样貌和出身 , 发自内心的敬重他 。
那么这个人有怎样的样貌和出身呢?太史公在《史记·滑稽列传》中是这样记载的:“淳于髡者 , 齐之赘婿也 。 长不满七尺 。 ”这里说的就是淳于髡 , 其中“髡”是上古时期的一种刑罚 , 《说文解字》记载:“髡 , 剃发也 。 ”也就说是髡刑即为剃光头发 。

诸子百家|古代男女授受不亲,淳于髡问:嫂子掉进水里是救还是不救呢?
文章图片
所以人们基本认为淳于髡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正是因为他受过髡刑 , 这未必是实情 , 不过先秦时期的普通老百姓的确是没有正式的姓和氏的 , 他们的名字多是根据所从事的职业或者所受的刑罚等等有了一个名称 , 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名字 ,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兵法家孙膑 。
这里姑且认为淳于髡早年因为某些原因受了髡刑 , 剃光了头发 , 他家中贫寒 , 长得又矮小 , 还不满七尺 , 七尺按先秦时期的换算比例当是161.7cm , 的确是很矮的 。 可以说淳于髡的外在条件是非常差的 , 也正是因为如此之差 , 又不事生产 , 娶不到媳妇 , 只能入赘 , 成为上门女婿 。
这样的一个人凭借什么立于世间呢?凭他的才华 , “滑稽多辩 , 数使诸侯 , 未尝屈辱” , 能言善辩 , 在诸侯间从未被打败过 , 由此可见他的知识储备是何等的丰富 。 战国时期的很多有名之士在辩论的时候喜欢举例子 , 比如“从前有一个宋国人/郑国人……” , 淳于髡自然也会 , 除此之外 , 他还喜欢用夸张的肢体动作配合自己的辩论 , 有时候又会用出其不意的角度来开始一场辩论 , 但无论怎么变 , 他的一个主旨思想是务实、益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