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春秋霸主齐桓公: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

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的地位虽然一落千丈,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形象仍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中,不可能骤然消失。尽管影响力式微,但周天子在政治上仍有极大的号召力。在鲁桓公五年的“繻葛之战”中,郑将祝聃的一支箭射在周桓王的肩上,王师大败。尽管郑庄公在“繻葛之战”击溃周桓王的联军,让他非常难堪,但周天子在人们心中仍旧是至高无上、不容动摇的,而且周天子的神圣性不可随意侵犯的情况,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齐桓公也深知这个道理,在他称霸的过程中,更不能抛弃周天子这面神圣的“旗帜”。因此,齐桓公一方面发展自己的实力,以便在列强争霸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他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来证明自己的血统和行动之纯正。尊王——以身作则,尊重周室王室东迁后,王畿范围大不如前,王室的影响力也江河日下,“繻葛之战”是周天子唯一一次御驾亲征,不料竟铩羽而归,而在这个“礼乐”逐渐崩坏的时代,齐桓公还能遵守礼制,尊崇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确实出人意料。
天下|春秋霸主齐桓公: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
文章插图
《东周列国·春秋篇》郑庄公剧照在齐桓公称霸的过程中,他仅以诸侯之长的身份参与其中,毫无僭越,并以诸侯之长号召其他诸侯共尊王室。有关齐桓公霸业达到顶峰标志——“葵丘之盟”,《史记》与《左传》的记载略有不同,《史记》强调齐桓公下拜出于管仲之谋,这或许是为了彰显管仲之贤,但从史料中可以看出,齐桓公的确是下拜了,毕竟如果对天王失礼、示人以傲,政治上的损失将无法挽回。对齐桓公而言,这是为臣应有的礼节,丝毫不减桓公身为霸主的地位;对诸侯而言,身为霸主的桓公对于周天子都如此尊重,那身为诸侯的众人,对周天子的态度也应如此。齐桓公和管仲对周天子不逾越礼节,在大庭广众严守君臣分际,并以实际行动表现出对周天子的尊重,成为天下诸侯的表率。与“繻葛之战”让周桓王中箭的郑庄公,以及举行“践土之盟”的晋文公相比,齐桓公对于周天子的尊崇确实远远超过另外两位霸主。齐桓公以身作则尊重周天子,同时也要求其他诸侯也能身体力行尊敬周王室。如齐桓公率诸侯之师伐蔡救郑征楚,虽然联军征伐楚国的理由太过牵强,但是齐桓公也借此机会警告楚王。楚国的发展迅速,一旦羽翼既成即挥师北上称霸,因此齐桓公及时吓阻楚国的向北发展,并且告知楚王尊王室、守礼制以捍卫周王室的权威与尊严。
天下|春秋霸主齐桓公: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
文章插图
《东周列国·春秋篇》齐桓公剧照鲁僖公五年,齐桓公和诸侯会于首止,与太子郑盟,确定太子郑的地位,太子郑就是后来的周襄王。周惠王宠爱太子郑的弟弟叔带,有废长立幼的打算,而“首止之会”乃是确保太子郑的正统地位。不料,周惠王竟然怂恿郑国逃而不盟。之后齐国联合诸侯攻郑,并与诸侯会于宁母。周惠王崩,太子郑害怕太叔带谋取王位,密不发丧,并向齐国请求支援,求齐桓公协助自己确立王位。齐桓公与诸侯盟于桃,共同拥护太子郑继任天子,周襄王的地位才得以确认。这场王位争夺,齐桓公始终坚持太子郑为长子,是理所当然的王位继承人,绝不可因周惠王的个人好恶而有废长立幼的行为。对于周王室的内忧与外患,齐桓公亦竭尽心力出手相助。鲁僖公十一年,失势的叔带勾结京城周围的戎人作乱,叛军一度攻进城内,并放火烧了东门。在这紧要关头,秦、晋两国派兵伐戎救周。隔年,齐桓公分别派管仲、隰朋至秦、晋媾和,化解了周王室的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