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夺|岳飞必须死一生忠勇,世人尊崇,却为何成了收夺兵权的牺牲品( 三 )


收夺|岳飞必须死一生忠勇,世人尊崇,却为何成了收夺兵权的牺牲品
文章插图
如果按照皇帝的安排,除韩世忠和张俊所部,岳飞将接管刘光世和吴阶两部军马,再加上他自己所部,竟开始统帅南宋帝国五分之三的武装力量。因此,岳飞这位以收复北方失地为毕生追求的青年将领,对皇帝赵构这极具魄力的安排自然感奋不已。而这一切如果都顺利的话,青年将领和对他有知遇之恩青年皇帝之间,也必将演绎出令人炫目的光辉一幕,“直捣黄龙,与君痛饮”的畅快一幕很可能就将指日可待。然而,从史书记载来看,就在岳飞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准备报答高宗皇帝的知遇之恩时,却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岳飞用兵如神,可在政治上却表现得大失水准。这天,赵构再次召见岳飞谈话。起初,君臣二人聊得很是投机。岳飞谈得兴起,却突然莽撞地提出,希望皇帝尽早解决帝国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此话一出,谈话气氛便急转直下。尽管岳飞当时已如日中天,可皇帝还是不客气地斥责道:“你是手握重兵的大将,这种事不是你能干预的。”岳飞闻言十分尴尬,只能黯然不语地退出门外。其实早在数年之前,由于金兵追杀,赵构被吓得患上了难言之隐,从此竟丧失了生育能力。而他唯一的儿子,也由于宫女失误踢倒了一个铜鼎而被惊吓致死。现在,这两件皇帝内心最深的隐痛,却在此刻都被岳飞一句话勾起,赵构心中的郁愤可想而知。而岳飞最大的问题还不只在于他哪壶不开偏提哪壶,更在于他这个手握天下一半以上重兵的大将,却偏偏对帝国皇位感兴趣,再加上宋朝皇帝祖传的对武将防备之心,皇帝赵构的心中焉能不产生嫌恶之意?在此之后,岳飞在皇帝的支持下,开始收编刘光世的部队,岂料此举却遭到一直与其交恶的张俊,以及枢密使秦桧的极力反对。而且,这两人的反对理由竟极为强劲有力,便是大宋朝防范和抑制武将的祖宗家法。赵构此时已从丧父之痛中走了出来,兴兵北伐、替父报仇的心情也不如之前那般迫切,而对武将的防范之心却已大起。于是,他在听完张俊和秦桧的反对意见后,竟深以为然。就这样,赵构随即便下了一道手谕给岳飞,委婉取消了之前的收编成命,而善后之事又全权委托给张俊去处理。
收夺|岳飞必须死一生忠勇,世人尊崇,却为何成了收夺兵权的牺牲品
文章插图
其实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史书上,张俊都是一位评价很高的对金主战派人物。不过很可惜的是,他和岳飞这对本该志同道合的战友,很快又因收编之事发生了一次让历史无比遗憾的谈话。就在赵构取消收编成命后不久,张浚便将岳飞召至都督府。此时,他若是光明磊落地直接将皇帝的命令告知岳飞的话,结果将会很不一样。可惜,他却揣着明白装糊涂,很不高明地撇开收编刘光世的“前议”,却以淮西军中人事安排相问。这等于是变相通知岳飞,咱们之前议定的收编之事已经全不作数。对此,岳飞心中虽然愤慨,却还是据实耿直回答,不料又遭到张浚的恶语讥刺。最终,岳飞离开张俊的都督府后,心中的积忿却还是难平,立即上了一道乞罢军职的奏疏,不等皇帝批示,便离开了建康,回到母亲墓旁守制去了。此事过后,岳飞当然十分生气,可生气的人却并不只他一个,还有本不该生气的张俊和赵构。据《宋史》记载,张俊随后曾数次弹劾岳飞,对其恼怒和不满显而易见。而赵构也认为岳飞辞职完全是居功自傲,实对自己这个帝国皇帝大为不敬。从此后发生的事情来看,赵构也正是从此时起,彻底关闭了理解和信任的大门,对岳飞也只剩下了利用。为了江山安危和皇权稳固,虽然赵构很生气,却十分清楚还必须仰仗岳飞。于是,他采取了一个极其罕见,又近乎无赖的方法来处理这件事。他派出岳飞的主要助手李若虚和王贵去庐山请岳飞还军,并下了一道命令,让二人必要时可在岳飞隔壁筑一草庐,敦促其复出工作。就这样,李若虚在岳母墓旁苦劝了岳飞6天,岳飞这才肯答应受诏朝见皇帝,还军视事。还朝之后,岳飞其实还是给足了皇帝面子的,曾三次向赵构请罪。而赵构也自然表现得宽宏大量,但却说了一句看似平淡和煦,实则杀机四伏的话:“这次你虽然莽撞,但我并不生气,否则必将有惩处。太祖皇帝曾说过,犯吾法者,唯有剑尔。我之所以还让你统制大军,就是因为我没有生气的意思。”随后,岳飞便立即赶回了鄂州大营,并马上上书请示高宗皇帝,要求率领本部军马北伐。对此,赵构点头同意了。然而就在此关头,对岳飞命运产生了极大影响的“淮西兵变”却突然爆发了。原隶属刘光世所部的统制官郦琼、王世忠、靳赛等发动叛乱,杀死朝廷监军吕祉等人,带领全军四万余人,并裹挟10余万百姓投降了金人的傀儡皇帝刘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