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为啥古代打仗一方高挂免战牌,对手真就听话不进攻?不怕使诈么?

相信很多人在电视剧中都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两军交战,一个小将回城禀告后,在城门外挂了大大的免战二字,而对方果然没有进攻,只是在城门下干骂,这种事情真的存在吗?他们不怕对方使诈吗?

打仗|为啥古代打仗一方高挂免战牌,对手真就听话不进攻?不怕使诈么?
文章插图
【 打仗|为啥古代打仗一方高挂免战牌,对手真就听话不进攻?不怕使诈么?】免战牌主要是用以缓兵之计,最早出现在《封神演义》之中,而后又出现在《说岳全传》和《三国演义》中。
《三国演义》是这样记载这次免战情况的: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大军出祁山,一路势如破竹,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司马懿军营前,没想到后者竟然在城门上挂出了免战牌。诸葛亮不愿就此打道回府,因而频频激怒司马懿,甚至让士兵在城门前叫骂,还给他送了一套女人的衣服,然而司马懿就是岿然不动,眼看着粮草不足,诸葛亮只能无功而返。

打仗|为啥古代打仗一方高挂免战牌,对手真就听话不进攻?不怕使诈么?
文章插图
而这三部书籍有个共性,虽然讲述的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的故事,但是它们的体裁无一例外是小说,小说则意味着虚构成分的存在。因而免战牌实际上是小说家编造出来让人相信义薄云天的东西罢了,它并不存在于中国历史上。毕竟双方作战讲究的是时机,有时还需出奇制胜,遇到合适的时候他们定然会选择强攻!
不过免战牌牌不存在,我国历史上却有免战的规矩。在春秋时期,两国交战有一套固定的流程,先宣战,后送战书,还得约定日期,等排好阵列后再出击。而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曾经因为骊姬之乱而在外流亡,到了齐国后,他受到了齐桓公的重待,但没想到齐国内乱,他只能坐着马车去到了别的国家。

打仗|为啥古代打仗一方高挂免战牌,对手真就听话不进攻?不怕使诈么?
文章插图
路上遇到的很多君王都对重耳不太友好,只有楚成王用诸侯之礼招待他,重耳大受感动,郑重地做出了一番承诺。他说假使两国兵戎相见,他会退避三舍来报答这次恩情。等重耳回国继位后,果然有一天不得与楚国交战了,为了信守承诺,在大好优势下晋文公要大军立刻退避三舍,等到了90里之外后,他们才重新布阵应敌。
虽然我国没有明确记载免战牌的历史,但也不代表军队会强攻,比如说《孙子兵法》就提到了“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毫无疑问,若要攻城,需要准备云梯等器具,而在冷兵器时代,士兵只能通过弓箭或者近身肉搏杀敌,但是敌人却能在他们爬楼时砸下石头,或者是用火攻击,这样损失非常大,很有可能造成攻敌不成自己反倒消耗了势力的后果。

打仗|为啥古代打仗一方高挂免战牌,对手真就听话不进攻?不怕使诈么?
文章插图